-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经典课程应试指导
方剂学
习题与解析
2010-2-4更新
上篇 总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我国现存记载方剂最早的书是( )
A.《太平圣惠方》B.《黄帝内经》C.《五十二病方》D.《千金要方》E.《外台秘要》
2、我国最早提出“君、臣、佐、使”组方理论的中医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外台秘要》D.《普济方》E.《和剂局方》
3、最早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中医学著作是( )
A.《和剂局方》B.《千金方》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E.《五十二病方》
4、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 )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普济方》E.《和剂局方》
5、《外台秘要》载方( )
A.6800余首 B.5300余首 C.788首 D.314首 E.61739首
6、被称为“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
A.《普济方》B.《伤寒杂病论》C.《千金要方》D.《五十二病方》E.《伤寒名理论》
7、首次按照“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
A.《伤寒杂病论》B.《伤寒名理论》C.《外台秘要》D.《五十二病方》E.《普济方》
8、方剂发展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 )
A.《祖剂》B.《伤寒名理论》C.《医方考》D.《医方解集》E.《普济方》
9、开创方剂综合分类法的医学著作是( )
A.《成方切用》B.《医方考》C.《医宗金鉴》D.《成方便读》E.《医方解集》
10、新中国成立后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方书是( )
A.《医方发挥》 B.《简明中医方剂词典》 C.《中国药典》 D.《中医方剂大辞典》 E.《中医类方辞典》
11、方剂是体现和完成下列何项的主要手段( )
A.治法 B.辨证 C.辨病 D.遗要 E.配伍
12、知道遣方用药的原则是( )
A.八纲 B.脏腑 C.气血 D.治法 E.体质
13、治法是针对下列哪项确立的( )
A.症状 B.病情 C.病机 D.病势 E.病名
14、将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家是( )
A.孙思邈 B.程钟龄 C.张景岳 D.朱橚 E.徐之才
15、提出“八法”的医学著作是( )
A.《景岳全书》B.《医学心悟》C. 《医方解集》 D.《医方考》E.《温病条辨》
16、下列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A.汗 B.下 C.攻 D.和 E.温
17、下列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 )
A.和解少阳 B.透达膜原 C.调和肝脾 D.攻补兼施 E.调和肠胃
18、下列不属于“清”法范畴的是( )
A.清气分热 B.清营凉血 C.清热解毒 D.清脏腑热 E.分消上下
19、下列病症不可用下法治疗的是( )
A.痞块 B.宿食 C.淤血 D.燥屎 E.痰饮
20、“七方说”始于哪部医学著作( )
A.《五十二病方》 B. 《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 《伤寒名理论》E.《千金要方》
21、首次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成无已 C.吴昆 D.徐之才 E.陈藏齐
22、首次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书是( )
A.《伤寒名理论》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五十二病方》E.《千金要方》
23、下列不属于“七方”内容的是( )
A.大方 B.急方 C.缓方 D.偶方 E.和方
24、明确提出“十剂”名称的医家是( )
A.陈藏器 B.赵佶 C.张仲景 D.成无已 E.徐思鹤
25、明确提出“十剂”名称的医书是( )
A.《本草拾遗》B.《圣济经》C.《伤寒名理论》D.《本草衍义》E.《医家全书》
26、不属于“十剂”的是( )
A.宣剂、通剂 B.升剂、降剂 C.补剂、泻剂 D.轻剂、重剂 E.涩剂、滑剂
27、按病症分类的方书首推( )
A.《黄帝内经》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D.《兰台轨范》E.《张氏医通》
28、提出“八阵”分类方法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徐思鹤 C.赵佶 D.成无已 E.张景岳
29、下列内容不属于“八阵”的是( )
A.燥、湿 B.补 、和 C.攻、散 D.寒、热 E.固、因
30、党参、黄芪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为( )
A.产生协同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