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展孝敬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正版)
构筑“孝心”工程 培养“爱心·责任”
实践与研究报告
安丘市石埠子小学校长 刘学武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孝,作为一种情感纽带,维系着血缘关系;孝,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早已被人们认可。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亲的自然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传统伦理文化,自孔子开始“孝”便当作“仁之本,义之先”的基础道德原则,孝敬老人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奉行的一条道德规范。无论是君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以孝为荣。孝子贤孙层出不穷。古代有虞舜孝感动天,老菜子舞彩娱亲,包拯辞官事亲。近现代有林则徐性尤孝友,叶剑英尽孝听母教。陈毅为母亲洗尿裤,廖承志事母至孝。邓小平同志也深情地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许许多多的孝心孝行,为今人和后人做出实践孝道的光辉榜样。当今中国,也不乏大孝之子。在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年仅38岁的田世国在自己生命周期的巅峰,将肾捐给了年届68岁的老母亲的感人故事,以及大义至孝的普通的矿工谢延信,在妻子早逝、女儿伤眼、岳父重病、岳母年迈、内弟呆傻的情况下,能32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的青春、幸福和健康奉献给前妻的三个亲人、而且是老弱病残的三个人身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传承中华孝文化精髓的楷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门正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标语就是“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或“爱科学”时, 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真心真意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呢?”
曾经有报载: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没有回答记者往往希望听到的“商机”二字。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我校处于全国闻名的草莓之乡——石埠子镇,全镇草莓种植业已成为本镇经济建设的支柱。经调查,(乡镇合并以前)有70%的学生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草莓种植业,正是这群“草莓人”的吃苦耐劳、坚毅聪慧创造了草莓之乡繁荣的经济。但随着草莓之乡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孝道”美德正渐渐地被人遗忘, 人们传统的孝道观念开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时发生。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天大地大不如票子大,爹亲娘亲不如金钱亲。你到农村听听看看就知道,儿女不关心父母、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相当普遍。以前是“家贫出孝子”,现在成了“家贫出逆子”。我们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在农村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一年吃不上两次肉,平日兜里没有一分钱,小病挺着,大病等死的例子随处可见。有一项调查显示,农村半数儿女对父母感情很麻木有的与父母同住在一院但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有的儿女非过年不登门,漫长的平日对父母不管不问,既不打也没骂,不情愿地尽着一点为人之子最低的责任。
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正处于独生子女的特殊社会时期的学生中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多。娇生惯养、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只知索取长辈之爱而不图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听父母的教诲,与长辈顶嘴时有发生,不孝的行为导致品德败坏,纪律松懈,学习懒散,家庭出现了子唯教育的普遍现象。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顶嘴的声音盖过了父母;父母辛勤劳动赚钱,勤俭节约,孩子好吃懒做,出手阔绰;孩子在家中习惯任性,颐指气使,父母就像是围着“太阳”转的“月亮”,默默奉献……
就我们石埠子小学而言,长期以来由于德育工作显得过于简单化。教育的内容空、方法旧、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现象。致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前几年一直出现滑坡现象。
因此从孝敬教育着手,规范学生的行为,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落实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2006年春季以来我们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努力找到了一个学校德育“支点”,一个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支点”,这就是以“孝敬父母”为起点的“孝敬教育”。 我们把“构筑‘孝心’工程 培养‘爱心·责任’”列入实践与研究的范畴,逐步树立起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