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声现象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但振动的频率是相同的。
乐音有三个要素,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源振动幅度决定,不同的声源,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各不相同。
声音的强弱以dB为单位划分等级,为了保证正常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
物体怎样才会发出声音呢?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发出声音?发声的物体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实验1:去一把钢板刻度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力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发现钢板刻度尺 ,同时听到了 。
实验2:在桌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力敲击桌面,碎纸屑会 ,说明桌面也在
,由于 发出声音。
结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声音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用手触摸自己的喉头,然后发声,会感觉到喉头的振动。其实人耳能听到声音,是空气振动引起耳膜振动,刺激大脑听觉中枢的结果。
站在水边,向水中扔一个小石子,会看到水的振动并向周围发出水波,同时听到水声。
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发声的物体都是因为物体某部分振动而发出的。
例1 敲响音叉后,音叉在振动,用它去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看到 ,这
说明 。
例2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只有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能产生声音
只有气体振动能产生声音 D、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例3 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 而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要是因为 能
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怎么由发声体传到耳中的呢?
思考:声音传播是否需要物质(介质)?
实验:(1)将一个音乐芯片放在广口瓶内,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在玻璃管上接抽气机,抽气前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抽气后 听到声音。
抽气开始到瓶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听到的声音将 知道 声音。
实验:(2)狗有一种本能,睡眠时把耳朵贴在地上,这是因为狗睡眠时能 ,说明泥土传播声音的速度 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
结论:从两例实验可知,正常人可能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其实不仅空气能传播声音,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从实验(1)我们发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实验(2)告诉我们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
例4: 在一根较长的装满水的金属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了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是由 传来的。
例5 下表列出了某实验小组在相同条件下,测得不同温度时声音在期中传播的速度
温度(C) 15 20 25 30 35 声速(m·s) 340 344 346 349 351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物体的温度增大而增大。BCD
例6 甲、乙两人分立在一堵墙的对面,两人之间距离为L,他们和墙的距离都是L
当甲用发令枪开了一枪,乙经时间a听到第一声枪响,再经 s,乙能听到第二声枪响,据测定,人耳要把两次声音分辨开来,至少需要相隔0.1s,因此,两人的间距L必须大于 m。
拓展训练
填空题
1、婉转的鸟鸣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都是靠发声体的 发出的。
2、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作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包括的科学道理是
。
3、一根充满水的钢管一端被敲击一下后,站在长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 次敲击声,最先听到的是从 传来的声音。
4、人对着山崖大叫一声,2s后听到回声,人与山崖的距离约为 m.
5、两个圆纸筒,一根棉线可以做成“土电话”,这说明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小明的说话声吓跑,这说明 。
6、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用一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 放在广口瓶内的音乐芯片正在播放悦耳的音乐,当瓶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去,声音越来越小。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会溅起。
丙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白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