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326001采矿工程 一、目的 ? ?1、 根据培养计划和《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课程需要进行《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中内容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设计水平。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采矿方法设计。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采矿方法的选择和回采工艺的掌握,进行编写采矿设计技术文件,包括选择采矿方法方案说明书及绘制采矿方法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 要求 1.掌握采矿方法选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矿块采矿方法设计结构参数、回采工艺、经济指标; 3.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综合应用《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所学的知识,参考《采矿设计手册》每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和图纸)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4.采矿方法标准图, CAD绘制,图纸严禁抄袭,相同者都视为抄袭,低分处理。 三、设计题目的资料 1矿脉的形态 矿脉单体形态有中间大两端小的脉状,中间膨大缩小的舒缓波状,尾部分枝状,侧翼分枝状、树枝分枝状,急拐弯呈膝状,犁状等。 2矿体特征 大吉山钨矿床根据矿脉的产出空间位置、分布地域和矿脉特征,由北向南划分为北、中、南三个脉组。 北组 矿脉产于前寒武纪浅变质岩中,分布于矿区北部116~117线之间。矿脉走向280°,倾向北北东,倾角70~80°。矿带走向延长650~700m,单脉走向延长50~200m;267m标高以下均有矿脉存在;脉幅一般为0.05~0.25m,平均0.16m;W03平均品位为2.216%。根据矿脉密集程度可划分为23#、24#、25#、26#四个脉组,各脉组共有编号的工业矿脉42条。 中组 矿脉产于闪长岩中,局部赋存于变质岩与细粒白云母花岗岩中。分布于矿区中部109~112线之间,矿脉走向280°,倾向北北东,倾角70~80°。矿带延长一般为600~650m;垂直延深达到267米标高;单脉走向延长300~500m,脉幅一般为0.16~0.7m,平均厚0.45m;W03平均品位1.240%。共有编号的工业矿脉有25条。 南组 为矿区规模最大的矿带,分布于矿区南部209~222线,矿脉走向280°,倾向北北东,倾角70~80°矿带延长800~850m。单脉水平延长500~700m,垂直延深至100~167m标高均有矿脉赋存。脉幅一般为0.35~0.85m,平均脉幅0.45m;最大达3.0m。W03平均品位1.800%;。共有编号的工业矿脉有44条。 矿体围岩及夹石 由于含矿石英脉绝大部分产于变质岩内,中组脉带部分产于闪长岩内,矿体的主要围岩为变质砂岩,其次闪长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较坚硬。矿脉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电气石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赣粤两省交界之九连山脉中部,地势陡峻,东南高,西北低,为一向北北西倾斜的山坡坡谷,最高点大吉山峰海拔标高1043m,最低点(侵蚀基准面)标高450m,属以构造为主,并且强烈剥蚀,切割作用的中山地形。区内“v”字沟谷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仅西北部发育一条受季节性控制的溪流,控制区内水系,由东南向北西注入区外大吉山河。 本区域位于大吉山河流域,大吉山河为贡江上游一支流,是本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大吉山河大致流向为由南向北;溪流最大流量可达57600 m3/h,冬季流量为64.86 m3/h(船底窝和静水沟交汇处测得),据现有坑道观测资料分析,与矿床充水联系不密切。两侧支流、冲沟所经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其上游以中低山为主,至大吉山镇则以山间盆地为主。由于中低山地形坡度较大,冲沟等沟谷分布较多,切割零碎,从而形成与地表水相似的众多独立的小水文地质单元,区域性的水文地质分带不明显。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根据含水层岩性、成因类型、组合关系,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调查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大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贮水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含水岩组的组合关系,将基岩裂隙水分为构造裂隙水和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二个亚类。 当坑道穿遇断层带和石英脉时,断层水和石英脉水将会进入坑道,进水量大小决定于断层、石英脉的规模和富水程度。总之,据已知的含水层(带)和断层破碎带,虽然富水性中等,但与地表水没有水力联系,所以一般对矿坑充水影响不大,造成矿坑突水而成灾害的可能性小。 大吉山镇东南侧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