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体验的极限——探析当代传播行为中“阈下技术”的应用要点.doc

触动体验的极限——探析当代传播行为中“阈下技术”的应用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触动体验的极限——探析当代传播行为中“阈下技术”的应用 作者: 王维佳  关键词: 感觉阈限 阈下刺激 潜意识 阈下技术 隐性广告┊阅读:1212次┊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尝试对当代大众传播行为中阈下技术的应用情况和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心理学意义上的阈下刺激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之后,介绍了这种特殊刺激在大众传播领域中的运用情况和有效性的探讨,并对阈下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和伦理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感觉阈限 阈下刺激 潜意识 阈下技术 隐性广告 “无数的迹象向我们表明,每时每刻都有无限多的不引起知觉和反映的感觉刺激存在于我们的体内,我们通过这些与目的性行为和体内变化相伴而来的无知觉刺激做出一种选择,以使我们的行为更加适应这种刺激。” ——Leibniz, 1704 “潜意识是整个宇宙中最精妙的事物中最精妙的部分。它决不能因为被使用在提高爆米花或其他产品的销售率上而被玷污或扭曲。在当今的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保护人类的精神意识独立而不被利用更棘手的事情了。” ——Norman Cousins, 1957 “当然,也不断出现一些研究,自称发现了潜意识影响激动人心的效果,这些研究都没有可靠的证据。对这些似乎可验证的发现进一步的研究,(a) 往往只发现在低层次上的认知处理过程,这些对市场操作者是没有什么价值的;(b) 发现的这些成果难于应用于大众传播的环境;(c) 发现它们可能恰恰(或更加)容易应用于清醒意识的技巧中。” ——Pratkanis Greenwald, 1988 关于阈下刺激有效性的探讨 “阈下”(below the threshold) 在心理学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这里的“阈”,指的是“感觉的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和感受性(sensitivity)。”(1)比如,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让一个人们无法察觉的微弱声音逐渐放大,直到人能够确定声音的存在,这时的刺激强度就是感觉阈限。这样,“阈下”就很好理解了,它指的就是感觉阈限以下,即能够刺激人类感官的最低强度以下。从表面上看,既然阈下刺激存在于人类感觉阈限之外,通过实验表明不能引起人的感觉,那么阈下的刺激对人应该是无法产生影响的。可是大量的心理学实际研究结果发现,阈下刺激对人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威尔逊在1979年所做的“两耳分听”实验:在实验中“受试者两耳各戴一个耳机,唯两耳机之声源不同;一耳机倾听一篇文章,并规定受试者必须随声逐句朗诵(如此设计旨在使其注意该耳讯息);另耳声源则是受试者从未听过的数段音乐曲调。在如此设计的情境下,因受试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于一耳,对另一耳的声音,在意识上是无法觉察得到的。因此,从心理历程的观点言,另一耳的曲调声音,可视为阈下刺激……该实验研究发现的结果是:如将实验时听过的三个曲调和另外从未接触过的三个新曲调混合呈现。让受试者辨别何者在耳机中听过时,发现受试者的回答并不正确。此点说明阈下刺激的影响并不明确,但如果改变问题的方式,让受试者从混合的六段曲调中,凭自己的感觉指出,何者听起来比较熟悉顺耳时,却发现他们辨别得相当准确。此点说明了,阈下刺激在不知不觉之中,仍然发生影响。”(2) 另外,通过仪器测量也能证明,人们在接受阈下刺激时虽然没有感觉,但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例如低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刺激能引起脑电波的变化和瞳孔的放大等等。(3) 由此可见,通过实验的证明,我们能够确定阈下刺激对人类确实存在影响。问题的关键只是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足以改变人们态度和行为从而妨碍人们做出自主的选择。 传播行为中的阈下技术 在承认阈下刺激能够对人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利用人类这种特殊的体验方式,传播有意设计和制作的特殊讯息以刺激人的阈下反映,试图影响人们态度倾向甚至选择与行动的技术就是阈下技术(subliminal techniques)。可见,阈下技术是一种潜意识诉求,“即通过提供人所无法意识到的信息达到说服的目的。”(4) 当心理学家们谈到阈下技术时,通常指的是瞬时闪过的言语、图像或者阈下声波这些绝对得阈下刺激。但是,必须指出,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中使用的阈下技术涵盖范围要更宽一些,包括很多不同形式的隐藏信息的使用。在后文中我们会详细举例介绍阈下技术的各种实际应用。在这里仅列举几种主要的形式:(5) ◆用心设计的隐讳图案和暗示性的身体语言 ◆低俗的或经过艺术修饰的、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并引发本能冲动的隐藏符号 ◆极微弱、极短促的言语或图像的闪现 ◆经过声学处理或隐含不被感知的背景信息的音乐 ◆设置隐喻或使用催眠术(hypn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