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 班级 时间 导学案(编号) 5
2014级政治学科——《经济生活》导学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
【】
【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1、按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属于贫困生活,50%-59%属于温饱,40%-50%属于小康,30%—40%属于富裕,低于30%就是最富裕。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7.8%,均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吃饱肚子”不再是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它已经位于健康、娱乐、文化教育、旅游及其他生活享受。上述材料表明 ( )
①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②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开始向比较高的层次发展
③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向合理
④城乡居民已经树立了科学的消费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
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B.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
C.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
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
3.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教育消费仍将是许多家庭较为沉重的负担。教育消费属于( )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脑力劳动消费
4.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课后巩固案(自我完善、训练提升)
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物价水平影响购买力?D.
2、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
A.在任何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反之亦然
B.国家发布行政命令,降低消费品价格,是提高家庭消费的根本途径
C.国家应限制消费品价格上涨
D.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影响到人们的购买力
3、钱货两清消费和租赁消费的最大区别是?????????? (?? )
? A 商品的使用权即刻发生转移 B 钱货两清消费会发生所有权的变更,而租赁消费的所有权不变更
? C 钱货两清消费附带保修责任,租赁消费不附带保修责任
? D 租赁消费适用于大宗物品的消费,钱货两清消费只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消费
4、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
???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项目 吃 穿 用 其他 总计 金额亿元 1700 500 1700 100 4000 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极度富裕
7、材料一:见表1-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镇居民 38.2% 36.9% 35.7% 34.1% 农村居民 47.1% 46.7% 45.2% 44.6% 材料二:见表1-2?? 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城镇居民 7280元 7860元 8703元 9472元 农村居民 3253元 3366元 3476元 3822元 材料三: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比2006年高出7个百分点。据测算,受粮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者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据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原因。
(1)材料一反映了2005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材料二反映了20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VIP
- A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doc VIP
- 2019-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和技巧.pdf VIP
- 昆虫物种识别与分类的现代分子方法.pptx VIP
- 精神科团体心理治疗.pptx VIP
- Z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路径探讨.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