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考纲要求】
1.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冷锋与暖锋、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识记锋面的形成,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特征。
2.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 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识记锋面气旋的特点,并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准确判读。
一、了解感知 (读课本01——13页,完成下列内容)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大气受热过程
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
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A B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D 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城市热岛
环流
成因:人类活动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
意义:(1)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2)卫星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交叉污染。
海陆风
白天:陆地温
度高于海洋,
吹海风。
夜晚:陆地气
温比海洋低,
吹陆风。
山谷风
白天山坡增温强烈,空气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迅速冷却,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类型
成因
风向特点
高空大气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气压带
名称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
0°附近
热力作用
受热膨胀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作用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作用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温和湿润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作用
冷却下沉
寒冷干燥
风带
名称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炎热干燥
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暖湿润
极地东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寒冷干燥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时间
亚洲大陆
太平洋
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
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阿留申低压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成因
风向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东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月西北 风
7月东南 风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月东北 风
7月西南 风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动工预算定额说明.docx
- YB∕T6294-2024 锌铝合金镀层弹簧钢丝(报批稿).pdf VIP
- 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正文.pdf VIP
-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西藏高考理综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金色的鱼钩》一课一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