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分析-综合性学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提取信息类  例9:某学校初三年级要开展“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你作为一名初三学生准备参与这项活动。 (1)下面是征文通知的部分内容。你阅读后从中提取了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 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的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而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经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2)为了写好作文,你查阅了大量资料,世界各国节水各有奇招,使你深受启发。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关节水的三个关键词。 【材料】 澳大利亚是一个节水意识很强的国家,政府要求国民尽量减少用水时无故流失,充分利用湿地和泻湖等自然环境蓄集降水和过滤污水,尽可能节省每一滴水。 三个关键词:① ② ③ (3)下面是同学们在作文中提出的节水措施。请你指出其中不属于“节水”的两项。 (1)随手关水龙头 (2)用温水煮饭 (3)手洗衣服 (4)一水多用 (5)用脸盆洗脸 (6)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不属于节水的两项是( ) 和 ( ) 参考示例: 1、①缺水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②我国缺水尤其严重。 2、①减少 ②利用 ③节省 3、(2)和(6) 2016中考语文 “综合性学习” 中考分析 (一)、中考综合性学习要求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根据研究的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2、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 3、掌握查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能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清楚表述,不偏离话题。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简明、连贯、得体地进行交流。 (二)、中考命题走向   综合性学习试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卷的亮点,试题含量不断增大,题型也是异彩纷呈。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实践性。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学会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2、语文性。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迁移。 3、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与能力,注重跨学科的渗透。 4、开放性。命题灵活,答案多样,鼓励有创意的设计和表达。 出题方式主要有: 1.语言综合运用; 2.图(表)文转换; 3.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 4.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 6.与文章阅读或名著阅读结合。 (三)、典型题例及解析   一、材料探究类 主要分为文字、图画、图表、徽标的探究 例1:文字探究类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分) 给力 拉风 养眼 拍砖 前卫 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肉票”“布票”“公社”就感慨不已。对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冲浪”“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电视台刚播出《蜗居》、《裸婚》、《闪婚》,老百姓也多说“蜗居”、“裸婚”、“闪婚”。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你一上线,就潜水,酱紫不好吧”、“蟑螂最近在百度贴吧发了新帖,我抢了个沙发豪顶”……近来,这些起源于网络的用语,频繁在一些中小学生的作文和日记中出现,弄得不少老师哭笑不得。老师们感慨,读这些作文和日记就像猜谜一样费解! 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要诀]  读懂材料  提炼要点        筛选信息  对比归纳 活动一: 给力:给劲、带劲 拉风:非常有惹人关注 养眼:指对人的视觉有好感的人或事物 拍砖:提出反对的看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前卫:思想上赶得上潮流,时尚、不落俗套 活动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 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 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 例2:图画探究类 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自己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