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高的确定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相关概念:纵断面、地面线、地面标高、设计线、设计标高、填挖高度、锯齿形结构。 设计原则:行车快速安全、排水通畅、线形平顺、路基稳定、填挖平衡。 设计内容:确定各控制点高程、设计纵坡大小及长度、设计竖曲线、计算填挖高度、锯齿形街沟设计。 对路线设计标高的规定:对城市道路而言,设计标高一般是指车行道中心。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则是指在设置超高加宽之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纵坡度的表示方式:不用角度,而用百分数(%),即每一百米的路线长度其两端高差几米,就是该路段的纵坡,其上坡为“+”,下坡为“-”。例如某段路线长度为80米,高差为-2米,则纵坡度为-2.5%。 §6-1 纵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参照城市规划(标高与排水)资料。 2、为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应符合最小坡段长度要求。 最小坡长是指相邻两个变坡点之间的最小长度。若其长度过短,就会使变坡点个数增加,行车时颠簸频繁,当坡度差较大时还容易造成视觉的中断,视距不良,从而影响到行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 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9~15s的行程作为规定值。 3、为排水,i≥0.3%~0.5%;考虑行车i≤4%:i≥5%时,应限制坡长,坡长过大时,应设坡长缓和段。 各级道路的合成坡度应符合规定。 最大纵坡考虑因素通行的各种车辆的动力性能、道路等级、自然条件。   在混行的道路上,应以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确定道路的最大纵坡。自行车道路的最大纵坡以2.5%为宜。   等级高的道路设计车速高,需要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最大纵坡建议值:快速交通干道设计车速为40~60km/h,最大纵坡为3%~4%;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设计车速为40~60km/h,最大纵坡为3%~4%;区干道设计车速为30~40km/h,最大纵坡为4%~6%;支路设计车速为20~25km/h,最大纵坡为7%~8%。   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5%以下。 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的纵坡不宜大于5%,位于市镇附近非汽车交通较多的地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的纵坡均不得大于3%。 隧道内纵坡不应大于3%,并不小于0.3% 。 4、变坡点处应设竖曲线,并应保证视距通畅。应满足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要求。 5、应结合地形、地质、管线及建筑的布置综合考虑。 6、旧路改建时,可利用原路面,但注意街坊排水。 7、与平面线形结合,行成最佳的立体轮廓。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如图。 这种组合是使竖曲线和平曲线对应,最好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即所谓的“平包竖”。 对于等级较高的道路应尽量做到这种组合,并使平、竖曲线半径都大一些才显得协调,特别是凹形竖曲线处车速较高,二者半径更应该大一些。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所谓均衡,是指平、竖曲线几何要素要大体平衡、匀称、协调,不要把过缓与过急、过长与过短的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在一起。 根据德国计算统计,若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便可达到均衡的目的。 3)暗弯、明弯与凸、凹竖曲线 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的组合。 对暗与凹、明与凸的组合,当坡差较大时,会给人以错觉:舍弃平坦坡道及近路不走,而故意爬坡、绕弯的感觉。此种组合在山区难以避免,只要坡差不大,矛盾也不很突出。 4)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设计车速≥40km/h的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顶点重合。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互重叠。 平面转角小于7°的平曲线不宜与坡度角较大的凹形竖曲线组合在一起。 5)在完全通视的条件下,长上(下)坡路段的平面线形多次转向形成蛇形的组合线形,应极力避免。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较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个凸形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形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和“凹陷”,看上去线形既不美观也不连贯,宜使驾驶员的视线中断。 道路作为一种线形构造物,应将其视为景观对象来研究。修建道路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有时甚至产生一定破坏作用。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会影响道路上汽车的行驶,特别是对驾驶员的视觉、心理以及驾驶操作等都有很大影响。 §6-2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测量和绘制原地面线 纵坡设计前,应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沿线土壤地质说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