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十三校高中历史2013-1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详解.doc

皖北十三校高中历史2013-1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宿州市十三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文科)试卷 命题人:马海申 校对人:杨雪峰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学校等按要求填写。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务院法制办今年提出,拟将教师节日期由9月10日改为28日。据推算9月28日是历史上某一位名人的公历生日,你认为这位名人是 A.孟子 B.朱熹 C.孔子 D.韩愈 2.9月22日,济南中院对薄熙来案作出一审判决,薄熙来案的审判,彰显了法治精神。古代的法治和今天的法治的本质区别是 A.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B.时代背景不同 C.对于法律的认知不同 D.理论基础不同 3.明朝万历年间创立的正学书院内有一幅对联:“读圣贤书,取义成仁,所学何事?立经济志,先忧后乐,无愧此心。”判断下列书籍最有可能成为当年正学书院学子教材的是 A. 《道德经》 B. 《大学》 C. 《山海经》 D.《乐经》 4.对下列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三教合一反映了儒学与佛道相互吸收与融合 B.三教合一的实现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三教合一反映了中华文明不能接纳外来文化 D.三教合一反映了佛教成为中华文明主流文化 5.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B.以天理为中心的世界观 C.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D.外界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6.“柏拉图式的行为”指的是A.追求的行为B.追求纯精神的行为 C.追求的行为D.追求柏拉图的行为 A.神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 B.在艺术创作中要美化人体缺陷 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 D.在造型艺术中要美化经典人物 8.下列各项最能够体现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发展的是 A.削弱了对上帝的信仰 B.个人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并获得救赎 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D.解放了思想开始关注人的本身 9.在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说:“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表明启蒙思想 A.都否定了法国的君主制度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C.对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特权等级制度 10.其词中充满了一种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热望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豪情,以深沉的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上以纵横慷慨,雄深雅健为主,被称为豪放词。上文评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李煜 B. 苏东坡 C. 李清照 D.辛弃疾 11.央行曾先后发行了面值为1元的篆书、隶书“和”字纪念币,今年又发行了面值是5元的行书“和”字纪念币。估计以后还会发行草书及楷书纪念币,形成一个系列。下面解读正确的是 A.“和”字的变化演示了汉字演变全进程 B.圆形一直是中国古今货币最主要的形制 C.“和”字的意蕴折射出儒家思想迄今仍有影响 D.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系统仅仅体现了其审美功能 12. 2003年,灵璧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称号。右图钟馗画的风格最早可能是模仿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东坡 D.郑板桥 13.韩信追随刘邦后,被派去管理粮仓。很快韩信就把粮仓里杂乱无章的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丝毫不差,各种粮食间互换的比率 中国与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 A.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B.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C.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D.公元前后到14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5.一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其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C.欧洲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征服了世界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其他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16.当时人对某一著述有如下的评论,评论:“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欲制夷患,必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