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二中2006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卷要点.doc

莆田二中2006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卷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1—4章)综合测试 命题人:夏鑫 审题人:曾云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60分)   1919年初,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据此回答1-4题。 1、威尔逊因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但其一旦碰到“老虎”(克里孟梭)和“狐狸”(劳合·乔治),顿时变成了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根本原因是(  )   A.威尔逊的才学言过其实    B.美国人民不支持威尔逊 C.美国的综合国力弱于英法   D.十四点原则未被认可 2、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主义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被强奸的人不仅自己的一生幸福落了空,而且他会欺骗他人。”这表明(  )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将会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 3、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的“公平”表现在(  )   A.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B.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但不张过分削弱德国 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尽可能多的索取战争赔款 4、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中心是( ) A、美日关系 B、英法关系 C、对德关系 D、对苏关系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更好地领导各国的革命运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据此回答5-7题。 5、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 ) 认为当时缺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 认为俄国的农业生产极其落后 C、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D、认为当时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6、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 1970 1979 农业 5% 3% 制造业 30% 13% 服务和信息业 15% 72%   A.越南战争失败的影响     B.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36、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写道:“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仍旧悲惨……”他的梦想应是(  )   A.消除种族歧视     B.消除贫富悬殊 C.消除社会暴力     D.消除阶级矛盾 37、有关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会议有:( ) ⑴开罗会议 ⑵德黑兰会议 ⑶雅尔塔会议 ⑷波茨坦会议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⑶⑷ 38、大前提: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小前提:“二战”期间日本和美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结论:因此,当时美日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39、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⑴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发生 ⑵“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被扼杀 ⑶苏共“二十共”召开 ⑷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况局限 ⑸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 A、⑴⑵⑶⑷⑸ B、⑶⑴⑸⑷⑵ C、⑴⑶⑵⑸⑷ D、⑷⑶⑴⑵⑸ 40、新加坡经济腾飞给亚洲第三世界国家最重要的启示是( ) A、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B、选择先进的社会制度 C、稳定社会秩序 D、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41、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峻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的贫民;三是革新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毅然不顾强大的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行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⑴分析材料,将你所学到的新政措施,就其主要倾向,按以上三个方面归类,并说明罗斯福政府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9分) ⑵参照下列答法,对材料二中的关键词语作出简释。(不得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