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木叶”
林庚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教学】
【教学】
一、导入:
《红楼梦》中的《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 捱不明的更漏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绿水悠悠绿水悠悠毛阿敏《相思》,歌词: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醉卧不夜城,处处霓虹。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红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
红豆我们说他是一个意象,它的背后隐藏着相思之情,用一个属于来说就是暗示性,很多东西都有暗示性,那么“木叶”又有什么样的暗示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说“木叶”》,看看林庚先生是怎么样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底的。
二、课文学习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福建省福州市所辖的县,位于闽江下游,人口61万,面积2136平方千米),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
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至于转系,竟是的漫画惹的“祸”:
“到清华后,我常在乱翻乱看,看到了《子恺漫画》,像‘无言独上高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等等。看了他的画,我就找诗词看去了,结果一看就入了迷。”
加上读了郑振铎为写的序,他感觉到了文学的巨大力量,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林庚觉得艺术“能于一瞬见终古,于微小显大千”,从而“希望通过诗歌实现人生的解放”。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和研究之路。
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林庚成了清华园“四剑客”之一。他与另外的“剑客”——吴组缃、三位先生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用季羡林先生的话说,四个人“方言高论、无话不谈,‘语不惊人死不休’。个个都吹自己的文章写得好,不是梦笔生花,就是神来之笔。”他们一起听过当时名噪一时的女作家先生的课和燕京大学教授郑振铎先生的课,结果被冰心先生板着面孔赶了出来,却和先生成了朋友。林庚的作品,得到了教词选课和诗选课的俞平伯与朱自清的赏识。1933年,林庚毕业留校,担任时任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助教,并为闻一多的国文课批改学生作业。
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是多吃。”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这当然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童真童趣和乐观精神。先生被称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当然,另一条养生之道就是喜欢活动。林庚先生很喜欢打。[
(二)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默读课文,
问:第一段从诗歌当中“木叶”一词频频出现作者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明确: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明确: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淮南小山《招士隐》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古诗十九首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恽《捣衣》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哀江南赋》
树 叶 木叶 落木
(常用) (常用) (常用) (常用)
树叶
(不常用)?1遇见树叶就简称为“叶” 诗人则用“木叶”,不考虑“树叶”
2 诗人洗练的结果
发 展
落木
诗人们宁愿放弃“叶”也不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