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第二讲新闻的语言)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新闻的语言 词语、段落的技巧 新闻视觉化和描写的技巧 新闻故事化的技巧 第一节 词语、段落 二、语言运用基本要求 1.真实性第一 新闻写作中,技巧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永远是报道的真实性。 2.明确写作目的 3.准确和清晰 句例: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人在印度居住 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 4.语言简洁 句例:父亲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折磨着,他越来越难过,一个人坐在一棵树下,泪水直往下流。 父亲哭了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中学,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年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在大地震动,他站不稳,只好与学校总务长抱着。 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 车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不说。 他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心里最怕的是那栋楼出事。 三、词语与词组 1.使用具体、明确的词语 1)具体、明确的词语能让故事变清晰,增加故事的活力和表达力 如:性感的女子 大腿光滑的女子 2)遇到抽象词语,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可数的词语。 如:一个高个男子 改为:一个1米86的男子。 她爱美 改为:一有功夫,好心不去商场买新上架的服装。 注意:将抽象词语变成具体词语要求记者彻底地观察、询问和采访。 3)在无法替换抽象词语时,为这个词语提供解释或例子。 如:智利矿工可能提前一个月被救出 随着隧道挖掘工作进一步加快,33名被困矿工有望提前获救,矿工家属非常高兴。 官员们报告说,昨天,其中一台挖掘机的进度达到了预期速度的两倍,家属们笑着相互拥抱,并高喊:“智利,万岁!” 2.多使用动词 动词,特别是行为动词为文章带来动感和画面感。 如:周中强当过三年的海军航空兵,在部队学会了自救逃生的本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想逃命必须打破车窗玻璃!”周中强说。他用左脚迅速踹向铺位前的车窗下班,一下、两下……玻璃终于被打碎了,但他的左脚和小腿肚却被玻璃划伤。这时大火已经堵住了车门,火苗在车厢里蔓延,人们已无法从车门逃生。 周中强慌乱中从地上找到了一根不锈钢管,用尽全力敲碎了第二块车窗玻璃。只要从车窗里钻出去他就可以获救,但周中强并没有这样做,他又挥动钢管,敲碎了第三块、第四块、第五块玻璃,人们纷纷从他打开的“通道”逃出车厢。有的乘客和他一样,正在拼命地打碎玻璃,让更多人逃生。 动词可以分为理性动词和情绪动词。 理性动词是不易波动、稳定的动词,它中立、平衡,如:陈述、讲解、访问等 情绪动词是易波动、不稳定的动词、充满了强烈的情绪,如:砸、咆哮、窜访等。 记者选择动词时,会避免使用反映说话人情绪和视角的动词,让自己看起来中立、客观。 3.少使用空洞的形容词及其衍生的副词 如:记者昨日从朝阳警方了解到,接报后,北京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经过昼夜连续奋战,迅速锁定了主要行凶者的踪迹。10日,专案组派出侦查员前往嫌疑人所在地大连市展开调查。经过连续两天的缜密侦查,6月13日,在辽宁省公安厅的大力协助下,北京专案组在大连、鞍山市一举将实施伤害案的8名行凶者抓获归案,今日已押解回京。 大家思考这些词有什么特征? 看看下面例句,如果将形容词去掉,意思会不会改变 藏族人民生活得非常幸福 大家团结得十分紧密 小两口日子过得特别有滋有味 如果要用形容词,少用抽象的形容词,多使用可视、可听、可数的形容词,这会突出你用的形容词的分量和合理性。 形容词代表了作者对事件的看法,仅此而已。如果我写:“一个强壮的男人走进屋子,”这只能说明他对我来说是强壮的。除非我能以读者的角度出发,否则我可能是酒吧里唯一被这个走进来的人震撼的人。最好说:“一个男人走进来。他拿着一根拐杖,出于某种原因,他像折断树枝一样把拐杖拆成两截。”当然,这样的描述更花时间。就是说,形容词出现在那种快速的“告诉你该怎么生活”的文章中。广告最爱用形容词。“一个高效、安静、感官刺激、五速换挡的……”在一个名词前面放上20个形容词,没人知道你其实在描述一泡屎。 ——美国作家、记者诺曼.梅勒 4.删掉无用多余的词 包括:术语/行话、套话、外来语、流行语 5.使用正确的称呼,而不是扭曲事实的称呼 报道中避免使用由刻板印象而产生的称呼 如:黑鬼、高丽棒子、剩女、艾滋女、90后小孩、小三、二奶等。 报道中避免使用具有“双重思想”的词 用来指那种扭曲真相,为了听起来更顺耳而发明的委婉词 如:这些军从被指控犯有众多的侵犯人权的罪行。 实际上真正的意思是: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