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眩晕治疗中常用药物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眩晕治疗中常用药物 一、前庭抑制剂 表4-2 改善眩晕症状的常见药物 药品名??常用剂量(PO)??镇静效应??其他给药途径 茶苯海明 苯海拉明 美其敏 异丙嗪 东莨菪碱 麻黄素??25~50mg q6h 25~50mg q6h 12.5~25mg q8~12h 25mg q6h 0.3-0.5mg(经皮) 25mg q6h??++ ++ + ++ + _ ??rectal, im, iv im,iv rectal, im, iv po, sc, iv im 1.抗组胺类药物 该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H受体,抑制前庭神经元及脑干呕吐中枢,具有抗眩晕和止吐疗效,同时可以协同抗胆碱药物中枢效应。副作用主要是镇静,服药期间应避免机械操作。有时也可出现类似抗胆碱药物的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 2.抗胆碱类药物 该类药物可以通过中枢抗胆碱作用抑制前庭系统活动,减轻眩晕症状。副作用主要是副交感阻滞,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悸等。对于老年人,应谨慎应用,防止精神症状以及尿储留的发生。 3.吩噻嗪类药物 该类药物最主要效应为止吐。如氯丙嗪等有强效止吐作用,但对眩晕疗效甚微。副作用主要是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及锥体外系副作用。 4.安定类药物 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罗拉西泮等可缓解患者急性发作期焦虑、恐惧情绪,并有协同的抗眩晕效果。羟嗪作为兼有抗组胺和止吐作用的安定类药物,推荐剂量为25~50mg tid 。 二、血管扩张剂和改善脑功能药物 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内耳和(或)脑组织的血供来缓解眩晕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倍他司丁、氟桂利嗪、尼莫地平、银杏叶制剂等。 倍他司丁(β-Histine ),为组胺衍生物。有强烈血管扩张作用,改善脑、小脑、脑干和内耳微循环,增加脑内血流量;可调整内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内耳淋巴液的循环,消除内耳水肿;可抑制组胺释放,产生抗过敏作用。控制内耳性眩晕效果较好。 盐 酸氟桂利嗪: 选择性Ca2+通道阻滞剂,可阻滞在缺氧条件下Ca2+跨膜进入细胞内;可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膜迷路积水,增加耳蜗内辐射 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内耳微循环。对中枢及周围性眩晕均有效,10mg(65岁以下),5mg(65岁以上),qn,应在控制症状后及时停药,初次疗程常小 于2个月。治疗慢性眩晕症1个月或急性眩晕症2个月后,症状仍未见改善,则应停药。 第三节 眩晕治疗概述 一 急性期治疗 (一)急性期的一般治疗 注意防止摔倒、跌伤。 安静休息,择最适体位,避声光刺激。 低盐饮食。 可低流量吸氧。 适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减轻内耳迷路水肿。 (二)急性期药物对症治疗 扩血管:山莨菪碱、阿托品、倍他司丁。 镇静:可早期适量应用(前3天),如鲁米那、非那根。 止吐:胃复安、吗丁啉。 脱水:早期限制进水量,可临时应用甘露醇125~250ml。 有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的患者行心理治疗,需要时予药物治疗。 进食少、呕吐重者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静脉补液。 二、间歇期治疗 40%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可控制症状,40%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20%药物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 (一)??一般治疗 避免水盐过量,忌烟酒,舒缓压力、改善睡眠。病因治疗:病因明确者积极根治。 (二)药物治疗原则 扩血管:钙离子拮抗剂、α1受体拮抗剂、山莨菪碱、组胺受体拮抗剂等。 疏通微循环:东菱迪芙、凯时、维脑路通等。 促进前庭代偿:可通过促进邻近神经元恢复,复苏休眠神经元,提高神经元敏感性;还可促进前庭中枢代偿。药物选择有倍他司丁、钙离子拮抗剂、银杏叶制剂、其他中药等。用药时间常需3~6月。 (三)特殊治疗 手法复位适用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高压氧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 耳道压力治疗适用于 梅尼埃病。 (四)手术治疗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致残性前庭性眩晕。据部位不同手术分为:外淋巴、内淋巴和前庭神经手术。 1.外淋巴疾病 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患耳朝上,头部抬高30°~40°,内科对症治疗。如上述治疗3周无效需手术探查,瘘口修补。早期修补瘘口可控制眩晕并恢复听力。 2.内淋巴与前庭神经手术 适应证: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梅尼埃病。 手术指征:经保守治疗1年以上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生活,可选择手术治疗。 (1)传统的手术方法 前庭神经切除术:可出现中、后颅窝手术的并发症。 迷路破坏术:可导致听力完全丧失;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易并发感音神经性聋。 (2)BPPV治疗 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BPPV:术后用广谱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以控制浆液性迷路炎。多数病例眩晕立即减轻或消失,效果良好。 后半规管阻塞术改进,采用CO2激光阻塞,其优点为有效阻塞膜性半规管,而很少损害膜性半规管壁引起内淋巴液外漏,对膜性半规管的阻塞作用很象自身血液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