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盐文化线路的判别与梳理
奚敏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横跨古淮河尾闾南北、南至长江口、北到赣榆县的两淮海盐产区,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海盐产区之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也是我国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盐区。所以才有“天下盐利淮为大”的说法。本文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分别从文化线路应具备的时间指标、空间指标和文化功能指标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淮盐文化遗产满足文化线路遗产判别的基本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资源价值、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
关键词:淮盐;文化线路;发展建议
清道光己酉(1849)年,淮河南迁入江;咸丰乙卯(1855) 年,黄河北徙,海运兴起,漕、盐集散不再在淮安进行。淮安先失漕运总督之威,继失纲盐榷关之利,由此日趋衰败,城市建设不再发展。直到1983年4月,淮安楚州朱桥的田野上,石油钻探队“N参井”流淌出第一泓卤水,开启了淮盐历史的新篇章。自此,探明淮安地下蕴藏着举世罕见的巨大的岩盐资源,储量为世界首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仅食盐产量就占江苏省产量的80%以上,成为国家新的食盐生产基地和盐化工基地,成为迅速崛起的名副其实的新盐都。在这历史与未来更替的新时期,对淮安盐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无疑将延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盐”的不解之缘。笔者下文将从文化线路的新视角,对淮盐文化线路进行梳理。
一、文化线路的概念与内涵
近年,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最为重要的新动向之一就是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 or cultural itinerary)。国际上,自“文化线路”这一概念被 “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 (1994年)正式提出以来,文化线路遗产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文化线路的保护正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文化线路概念由CIIC首先提出,CIIC是The CIOMO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的简称。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重要咨询机构之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为适应线性文化遗产的诞生和研究的开展,专门设立此机构,而文化线路的概念亦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诞生。
文化线路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文化线路的本质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类交往和迁移的路线,包括构成该路线的一切内容和要素,除村庄、城镇、建筑、驿站、桥梁、码头、闸门等物质文化元素外,还包括和路线紧密联系的山脉、河流、陆地、植被等自然元素。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线形文化景观,其尺度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国内或国际的;可以是地区内部或地区间的;可以是一个文化区域内部或不同文化区域之间的。
——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也是多层、次多元的:既包含线路整体的文化价值,又有承载该线路的自然地本身(山地、平原、河谷等)的生态系统拥有的生态价值;不仅包括分布在线路内部的单体遗产(建筑等)自身的价值,还包括线路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价值。
二、淮盐文化线路的形成
根据文化线路理论,文化线路遗产的判别要满足三个基本要素,分别为时间指标、空间指标和文化功能指标,笔者将根据这些要素来具体论述淮盐文化线路的形成。
(一)时间指标——两淮盐业的历史沿革
淮盐,古人曰为淮南淮北之地所产海盐。而这里关于“青州”和“贡盐”的记录,也证明了盐税征收的开始。
早在春秋时代,吴王阖庐就在苏北沿海发展盐业,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西汉时期的刘濞又进一步发展两淮盐业。两淮盐业成为中国盐业的产区之一开沟引潮,铺设亭场,晒灰淋卤,撇煎锅熬,并开始设立专场产盐。和刘晏对盐法盐政的改革,奠定了后世的盐专卖制度。宋、金、元时期,盐的产、运、销等环节在前朝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制盐工艺方面,元代的煎煮法已相当精湛,这使得淮盐在此时期丰产质优。
明代由煎盐发展到晒盐。《明史·食货志》记载:“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这说明早在500年前,就有煎盐和晒盐两种生产技术。淮北日晒滩制盐,是由宋元时期的煎盐变革而来,以盐滩为主要设备,以海水为原料,以太阳和风力为能源,将海水提炼浓缩成卤水,放入结晶池内曝晒成盐。清光绪二十九年之后,由于淮南海势东移,土壤淡化,盐产日绌,煎盐逐渐被淘汰而不断改进滩晒技术的日益兴盛起来的淮北日晒滩制盐,从分散的小型砖池滩晒逐渐向大型泥池滩晒过度,使得淮北产盐占到两淮总盐量以上从而奠定淮盐在我国盐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也正因此,才带动了淮盐产、运、销一路强势兴起,官方政府才得以依靠大量盐税夯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基础。解放战争时期,江苏盐业曾革命军队的重要经济支柱,两淮盐场有“华东金库”之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对国家出杰出的贡献。两淮盐业的,可以概括:“起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振兴于宋元,鼎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1.0-提交综合处版.pdf VIP
- 工程交接记录.docx VIP
- 2023年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爱登堡电气原理图及代号说明EDVF23.pdf VIP
- 20240412-西部证券-爱柯迪-600933-首次覆盖报告:新能源中大件扩张周期,全球化战略开启新篇章.pdf VIP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物联网相关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建军98周年专题.pptx VIP
- 卫生监督协管试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