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藏象学说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之志,恐则气下,易于伤肾,使肾气不固,可使二便失禁。 (5)肾在液为唾 唾为口津,为肾精所化。故古代导引家主张咽而不吐,以养肾精。方法是以舌抵上腭,津唾满口,然后徐徐咽下。故多唾或久唾可耗伤肾精。 (6)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是指肾精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资生骨髓、脑髓和脊髓的作用。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骨骼。 肾中精气充盈,则骨髓、脑髓、脊髓得以充养。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 肾藏精,精又能化血,血以养发。肾精足则血旺,血旺则毛发黑而润泽,故称肾“其华在发”。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常是肾中精气是否亢盈的表现,若肾中精气虚衰,则毛发转白、枯槁而脱落。 (7)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肾开窍于耳.是指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肾中精气充盛,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 若肾中精气不足,髓海空虚耳失所 养,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等症。老龄动物由于肾中精气虚衰,故多见听力失聪。 前阴有排尿和生殖的功能,后阴有排泄粪便作用,均需肾的气化才能完成。若肾精气不足可出现遗精、遗尿、早泄、尿清长、尿频、尿少等症。 大便的排泄,亦与肾的气化作用有关。若肾阳虚,脾失温煦,水湿不运而致大便溏泄;肾阴不足,可见大便秘结。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 1.贮存和排泄胆汁 《灵枢·本输》说:“胆者,中精之府”。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的运化功能亦健旺。 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胆汁的排泄不利,从而出现胸胁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症;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于肌肤,可出现黄疸。 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 2.主决断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一是指正常的决断能力,亦即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和动作;二是指准确,恰如其分,不偏不倚。 (二)胃 1.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入口,经食道容纳于胃中,须经胃的初步消化,有一定的停留时间,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太仓”。 若胃的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失常,可能出现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食积,或多食善饥等症。 2.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土通降,以降为和。 若胃失通降,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出现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若胃气上逆,则可见恶心、呕吐、呃逆,暖气等症。 (三) 小 肠 1.主受盛和化物 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内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若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失调,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便溏。 2.泌别清浊 是指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再经脾运化输送至全身,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四) 大 肠 传化糟粕——变化和传导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大肠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传导失常和粪便的改变。大肠湿热,气机阻滞,可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大肠实热,肠液干枯,可见便结;大肠虚寒,水谷杂下,可见腹痛、肠鸣、泄泻。 (五) 膀 胱 贮尿和排尿——开合 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失常,可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少、尿闭、或尿失禁、遗尿等症。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留及排泄尿液。膀胱的开合功能由肾所主。 (六) 三 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 《难经》提出“有名而无形”的说法 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居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三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实质器官,而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 1.通行原气 原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必须以三焦为道路,才能到达和作用全身。 2.运行水液 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3.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第二节 气、血、津液 (7)肺在窍为鼻 鼻为肺之窍,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都是肺气的作用。所以肺气和、呼吸利,则嗅觉灵敏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