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法制教育——偷盗行为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 *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偷盗行为 2007年5月19日晚10时许,江苏省丹阳市一企业发生一起盗窃案,近20件、价值上千元的成品材料被人偷走。当地派出所很快就查获了犯罪嫌疑人,令办案民警感到痛心的是,犯罪嫌疑人竟然是6名小学生,12岁到14,而且均为外地借读的孩子。经查,这些孩子平时喜欢上网,却因没钱进网吧而只能“望网兴叹”。为了能进得起网吧,6人集体商量后决定到某厂里偷些“废品”换钱。当晚,6人窜至被盗企业外,钻洞进入该企业实施盗窃。得手之后,6人又将窃得的价值千元的材料低价卖给了收废品的人,每人分得16元钱后进网吧消费一空。 什么是盗窃行为? 《刑法》规定: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你知到有哪些行为是盗窃行为? 所谓盗窃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盗窃罪 如果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面对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你会有什么做法或感想? 他总是乱拿别人的东西,大家都不要和他一起玩。 我错了,呜呜呜…… 同 学 讨厌 呜呜….我错了, #$#@*^%$#% 老 师 、家 长 批 评 法律规定: 16周岁以下对盗窃不用负刑事责任。 但不负刑事责任不代表不负任何责任,小孩的监护人要负民事责任,比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情节恶劣的要负行政责任。 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1、小明的钢笔掉了,他 就乘小兵不在教室的时 候拿了小兵的钢笔回家, 并且一直没告诉小兵。 2、小明的钢笔没有墨水了,他乘小兵不在教室的时候在小兵的文具盒拿了一支钢笔,用完以后又乘小兵不在的时候放进小兵的文具盒。 3、小明觉得小兵的钢笔比自己的漂亮,于是就偷偷摸摸地拿走了小兵的钢笔。 4、小明的钢笔没有墨水了,他向小兵借了一支钢笔,用完以后还给了小兵,并向他说谢谢。 我们应该及时教育孩子,我们错了! 1、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3、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养成一种不良习惯! 2、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人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人! 4、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人很可能会变成小偷! 5、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将会受到处罚! 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这 句话比喻一个人养成坏习惯或者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是非常合适的。就像厚厚的冰层不是一天冻成的一样,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由从小的不良行为开 ,之后任其发展,以至越来越严重,最后才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未成年人只有从小远离不良行为,才能预防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