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整合资料报告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室内外热环境 基本内容: 1、室内热环境的基本概念,与人的影响因素、作用感受, 人体热平衡和热舒适概念,室内热环境的综合评价。 2 3、城市气候、微气候和影响因素。 1·1·1 室内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壁面热辐射 人体热舒适影响: 热平衡⊿q=0;ET法、PMV法,例1.1-1、2。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24页要点解析 1·1·4 城市气候和微气候 城市气候及主要特点:大气透明度、消弱太阳辐射、气温高、风速小、风向异、蒸发减弱(硬地)、湿度变小、雾(霾)多、能见度差 。 城市热岛及成因,热岛强度。 微气候和影响因素 1·2·2 平璧的稳态传热 稳定传热: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保持稳定时,则通过平壁的传热情况亦不会随时间变化。 稳定传热特征:q 处处相等;同一材质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即温度随距离分布斜率不变;不同材质中,即不同导热系数下的温度随距离分布斜率与该层的导热系数成反比。 1+R2+R3+…= d1 / λ1 + d2/λ2 + d3/λ3 +… 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热阻:Ri、Re R0=Ri+R+Re,1·3·2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R0,min = ( ti - te n · Ri / [⊿t] 建筑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计算 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 1·3·3 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 保温构造类型 : 单设保温层;封闭空气间层;保温与承重相结合;混合型构造 单设保温层复合构造形式及特点: 温度应力;蓄热性;内部冷凝;旧房节能改造;倒铺屋面USD 1.4章 建筑隔热与通风 基本内容: 1、夏季室内过热原因和防热途径 2、围护结构夏季室外综合温度,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 3、房间建筑的自然通风 1·4·2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建筑设计原则:规划布局;建筑平面;建筑措施;建筑形式;材料选择;被动技术利用。 室外综合温度:tsa = te + ρS· I /αe - tI r 太阳辐射等效温度或当量温度: ts = ρS· I /αe 。 隔热设计标准: θi,max ≤ te,max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θi,max=θi + Aif, 1·4·2 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外围护结构隔热设计的原则:重点屋面,其次西墙和东墙;降低室外综合温度;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合理选择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利用水蒸发和植被对太阳能的转化降温;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屋顶和东、西墙进行隔热计算;空调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标。 屋顶和外墙的隔热设计:屋顶隔热,实体材料层和带封闭空气间层;通风屋顶;阁楼屋顶;植被隔热屋顶;蓄水屋顶;加气混凝土蒸发屋面;淋水玻璃屋顶;成品隔热板屋顶。 外墙隔热,空心砌块墙;钢筋混凝土空心大板墙;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墙;复合墙体。 1·4·3 房间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机制:风压;热压; 自然通风的效果:风向投向角,背风向漩涡区;穿堂风气流路线应流过人的活动范围;室内风速达到0.3m/s以上。 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布局: 朝向主导风向;适宜风向投向角和间距;行列式,包括并列、错列、斜列;自由式;周边式。 房间适宜的开口和气流组织、门窗通风、绿化改善、建筑平、剖面处理 1·5·1 日照的基本原理 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公转;黄道面;近日点;远日点;椭圆面;自转;地轴;偏角66°33′、2327 ′;地心;赤道;南半球;北半球;季节;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经度;纬度,太阳赤纬角 太阳高度角hs和方位角As: 与地理纬度、季节、时间有关。 地方时与标准时:北京时间属于东八区。 1·5·3 日照分析方法 棒影日照图基本原理:太阳光视为平行光;准确的几何关系;棒高、影长和落点反映了或反推出太阳相对地球的方位、高度角。 棒影日照图基本应用:阴影区、日照区、日照时间、日照面积或范围、日照间距。 各种日照软件。 1·5·4 建筑遮阳 遮阳的目的与要求:目的为防止室内过热;室内眩光;过强紫外线伤物。遮阳要求夏天防热,但不影响冬天日照;晴天遮直射光,阴天保证房间照度;减少遮阳构件的挡风作用,最好能起导风入室作用;兼做防雨;不妨碍观景视野;构造简单、经济耐久;与建筑造型协调统一。 遮阳形式和效果:水平式,遮挡南向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地区北向窗口正午时分。垂直式,遮挡东北向窗口日出时分或西北向窗口日没时分。综合式,遮挡东南向窗口上午或西南向窗口下午。 外遮阳系数SD: SD =QS/QN, SD小,遮阳效果好。 遮阳构造形式和计算 2·1·1 眼睛与视觉 人眼视觉感受:亮暗;最低亮度阈10-5asb;杆状细胞;颜色;380~780nm,锥状细胞; 普尔金耶效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