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化学第二章 水分
1、名词解释:
水分活度:指食品的水分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水分的吸湿等温线 :在恒定温度下,以食品中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绘制而成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MSI)。
等温线的滞后现象:一种食物一般有两条吸附等温线。一条是水分回吸等温线,是食品在吸湿时的吸附等温线;一条是水分解吸等温线,是食品在干燥时的吸附等温线;往往这两条曲线并不完全重叠,在中低水分含量部分张开了一细长的眼孔,把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2、问答题
(1)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①食品aw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从微生物活动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一般说来:细菌为Aw0.9; 酵母为Aw0.87; 霉菌为Aw0.8。
②食品aw与酶促反应的关系:一方面影响酶促反应的底物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影响酶的构象。食品体系中大多数的酶类物质在Aw0.85 时,活性大幅度降低,如淀粉酶、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但也有一些酶例外,如酯酶在Aw为0.3甚至0.1时也能引起甘油三酯或甘油二酯的水解。
③食品aw与非酶化学反应的关系:降低食品的Aw ,可以延缓酶促反应和非酶反应的进行,减少食品营养成分的破坏,防止水溶性色素的分解。但Aw过低,则会加速脂肪的氧化酸败,还能引起非酶褐变。
④食品aw与质地的关系:当水分活度从0.2~0.3增加到0.65时,大多数半干或干燥食品的硬度及黏着性增加。水分活度为0.4~0.5时,肉干的硬度及耐嚼性最大。
水分的吸附等温线的定义,以及3个区段的水分特性。
(在恒定温度下,以食品中水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水分活度为横坐标绘制而成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I区:为化合水和临近水区。这部分水是食品中与非水物质结合最为紧密的水,为化合水和构成水,吸湿时最先吸入,干燥时最后排除;这部分水不能使干物质膨润,不能作为溶剂,在- 40℃不结冰。
(П区:为多层水区。主要靠水-水和水-溶质的氢键与邻近的分子缔合,这部分的水将起到膨润和部分溶解的作用,加速大多数反应的速率。
④Ш区:为自由水区。在这个区域,绝大多数的化学、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都达到最大,这部分水决定了食品的稳定性。
食品中的离子、亲水性物质、疏水性物质分别以何种方式与水作用?
①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它们是通过离子或离子基团的电荷与水分子偶极子发生静电相互作用而产生水合作用。当水分子靠近离子或离子基团时,水分子会在离子形成的电场中发生极化作用,使水分子出现两个分离的电荷中心,分子两端分别带上δ的正电荷和δ的负电荷。
②水分子与具有氢键形成能力物质的相互作用:水能够与各种合适的基团,如羟基、氨基、羧基、酰胺或亚氨基等极性基团形成氢键,水与溶质之间的氢键键合比水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弱。
③水分子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向水中加入疏水性物质,如烃、稀有气体及引入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由于它们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增强。
(4)水主要具有那些异常的物理性质并简要说明原因?
(水的熔点(0℃)、沸点(100℃)、热容、相变热、表面张力和介电常数等明显偏高。这是因为由于水分子间存在三维氢键缔合的缘故。氢原子无内层电子,几乎是一个裸露的质子,极易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孤对电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氢键。
(水的密度随着邻近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当邻近水分子平均数增多时密度增大,冰转变为水时,净密度增大,当继续升温和加热至3.98℃时密度达到最大值。在0℃时,冰中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冰熔化时一部分氢键断裂,刚性结构受到破坏,水分子自身重新排列成为更紧密的网络结构。随着温度上升,水的配位数增多,而邻近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大。
(冰的导热系数在0℃时近似为同温度下水的导热系数的4倍,冰的热扩散系数约为水的9倍。说明在同一环境中,冰比水能更快的改变自身的温度。
食品化学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一、名词解释
1.淀粉的糊化:生淀粉在水中加热至胶束结构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所包围而成为溶液状态。
2.淀粉的老化:经过糊化的α-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3.抗性淀粉:不被正常人体小肠所消化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的总称。
4.淀粉的改性:为了拓展淀粉的应用范围,需将天然淀粉经物理、化学或酶处理,使淀粉原有的水溶性、黏度、色泽、味道、流动性、耐酸性、抗剪切性或耐热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加工性能)发生一定的改变,这种经过处理的淀粉总称为改性淀粉。
5.糖的吸湿性:吸湿性是指在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吸收水分的性质。
6.糖的保湿性:保湿性是指在较低湿度下保持水分的性质。
7.淀粉糖浆:淀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管总结2解析.doc
- 信号灯控制电路解析.doc
- 信号与系统应用论文解析.doc
- 信托及金融基础知识培训解析.doc
-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介绍解析.doc
- 信息存储与检索实验报告解析.doc
- 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化工操作工的培养策略研究解析.doc
- 信息技术高职考试复习提纲解析.doc
- 信息检索复习资料解析.doc
- 信息检索与利用客观复习题1解析.doc
- DB4117_T231-2018_夏播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驻马店市 conv.docx
- DB4115_T087-2023_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星级评定规范_信阳市 conv.docx
- DB4117_T229-2019_绿色食品西葫芦设施栽培技术规程_驻马店市 conv.docx
- DB4117_T271-2020_半枝莲生产技术规程_驻马店市 conv.docx
- DB4116_T030-2022_夏秋青茄生产技术规程_周口市 conv.docx
- 2025年县级应急管理局事业单位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doc
- 2025年县级应急管理局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 2025年县级应急管理局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错题及答案.doc
- 2025年县级应急管理局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doc
- 2025年县级消防救援大队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新12J05-1公用卫生间盥洗室及洗池.docx VIP
- 港台电影赏析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JTGT B06-02-200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行业标准.pdf
- 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docx VIP
- 年产3000吨胶原蛋白肽产能置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VIP
- 1995年(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位置变化快慢与方向——速度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水表检定中心员工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试题.doc
- BP8523D_EN_DS_Rev.1.0 英文规格书 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2025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等笔试高频考点题库试题解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