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对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影响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民 这一片景观墙,是政府征集市民自己创作的绘画,再烤制贴在墙上。 3 清溪川复兴改造的启示 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最显着的成效是让清溪川恢复了其自然的本来面貌,使得清洁、流动的河水又重新回到首尔市民的生活中,然而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一条原有承载排水功能的旧河道进行复原,以及作为一项城市美化工程为市民和观光客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环境,清溪川的复兴改造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启示。 3.1 利于中心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极大地降低了原来首尔市中心由于高架桥所带来的哚声和空气污染,而且还减少了热岛效应,清溪川进行通水试验时,其平均气温要比首尔低3.6C。而在复原前,清溪川高架桥一带的气温比首尔的平均气温高5℃以上。而且,随着清溪川的开通,过去曾是高架道路或地面公路的地方,现已形成了冷空气移动的水边风路,平均风速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清溪川的河床是由南瓜石、河卵石、大粒沙构成,能很快恢复为河川,自净能力幽E常强。由雨水、地下水和抽取的汉江水形成的清溪川水系统则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复兴改造工程注重营造生物栖息空间,建设沼泽地、鸟类和鱼类栖息地、浅水滩和池塘等,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重新营造的清溪川自然生态系统中已经有了包括鱼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物及鸟类栖息。 3.2 彰显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将建设有特色的现代滨水城市空间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重视恢复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建设滨水城市人文景观,为市民和观光客提供回顾和欣赏历史文化以及品味现代文明的场所。清溪川的复兴改造使得河川文化的复兴与周边的历史古迹和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相结合,形成首尔的文化中心,强化其作为传统和现代相和谐的文化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品位。 3.3 促进城市内部的均衡发展 在首尔,以汉江为界,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城区。依托举办1988年奥运会的契机,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成了基础设施和建筑环境较为现代化的新城区,而江北地区尤其是清溪川周边地区城市建设一直较为落后,存在着交通阻塞、空气和噪声污染、建筑环境质量恶化等等各种不同的问题,南北相比差异较为明显。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实施以前,沿清溪川地区由于周边环境较差,许多业主都把房子出租,搬迁到更适于居住的地方生活。据统计,2000年有12.9万人住在清溪川沿岸,这一数字比20年前减少了14.9%。清溪川的复兴改造推动了江北城区的改造,工程还在建设期间,周边的房地产就开始升值,改造工程结束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滨水空间环境对江北城区建设和改造产生了极大的拉动效应,为周边地区整合成为国际金融商务中心、尖端情报和高附加值产业地区提供了条件。随着江北城区开发力度增强,成长潜力不断提高,首尔市进一步实现了内部的均衡发展,城市中心区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3.4 推动环境友好的交通体系建设 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拆除了横亘首尔中心区承载东西向交通的高架路,对于首尔这样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而言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推动了首尔进行环境友好的交通体系建设。城市交通从以疏散急剧增长的车流量为中心转变为大力推行公交系统改革,在中心城区增加专门的公交车线路,建立先进的公交信息管理控制中心,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同时,复兴改造工程也带来首尔人观念的转变,即从以车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尽管与原有的高架路时代相比,改造后这一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将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公交系统的改革和完善,拆除清溪川高架路带来的交通问题得到大大缓解。据统计,自2004年7月改编大众交通体系后,与2003年12月份相比,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增加了11%。在整个首尔,利用地铁的人数与2003年的6月份相比增加了6.0%,特别是在市中心,增加13.7%。毋庸置疑,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成为首尔市成功转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首尔市向着环境友好的人性化城市迈进的重要一步。 4 清溪川复兴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由于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本身是一项政治导向的景观工程,工期仅为2年零3个月,原本1年才能审查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估,2个月就通过了,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从工程开始到结束一直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存在。 首先是生态恢复方面的问题。当年参与清溪川整治工程规划的首尔大学景观系教授金晟均认为工程对于河川生态和永续经营等问题考虑不足,因而清溪川是一条没有生命的人工排水道,其水面宽度较窄,水深只有30~40cm,且流速很慢,在夏季仍有可能变臭。河床底部和两侧都铺了防渗层,对于鱼虾等生物的生长不利,从长远而言,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其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