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定向钻穿越夯套管规避卵砾石层成功率
江西成品油二期工程QC小组
一、前言
江西成品油二期工程吉安市段共有14个定向钻穿越工程,穿越总长度约6.2公里,钢管规格为D323.9mm×7.9mm,材质为L415MB,设计压力9.5MPa,采用3PE加强级防腐。由于江西省地处冲积平原,因此地下均含有较厚卵砾石层,定向钻施工难度大,以泸水和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穿越点地质构造上层为鹅卵石和碎砾石,下层为风化岩,其出、入土段需穿过较大厚度的卵石层,卵砾石最大深度为14.9米,粒径一般为20~60mm,部分粒径达到70mm,卵石含量约为55%~65%,水平段为风化岩,管道从距离河底16米处的风化岩层内通过。
对于含较厚卵砾石层的定向钻穿越工程,我单位采取夯套管规避的施工方案进行规避,但在具体施工时发现钻导向时由于套管内全空,钻杆在套管内不稳定,钢套管与基岩接触部位产生折角且套管口存在弯曲现象,并且随着扩孔次数的增多折角越来越大,直接影响管道的回拖,套管口的弯曲有时引起卡钻,造成工程的失败。
针对我标段定向钻穿越工程的实际情况,特成立QC攻关小组,对夯套管穿越较大厚度卵砾石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江西成品油二期工程QC小组 注册编号 课题名称 提高定向钻穿越卵砾石层施工成功率
成立时间 2013年1月 课题类型 攻关型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9月 小组人数 10人 活动次数 3次 获奖情况 制表人:田雨晨 时间:2013年3月2日
二、小组成员情况
序号 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职称 组内分工 备注 1 冀德志 26 大专 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 2 张红权 36 大专 生产经理 现场组织 兼焊接 3 全光春 38 大专 焊接技师 现场组织 兼焊接 4 叶春伟 27 大专 材料工程师 材料收集 5 朱桂奎 26 大专 质检工程师 质量检验 6 胡康 27 大专 施工队长 现场实施 7 栾浩 26 专科 技术骨干 现场实施 8 周家杰 24 本科 技术骨干 现场实施 9 恩和白乙拉 27 大专 技术骨干 现场实施 10 党成 34 本科 技术骨干 现场实施 11 何怀波 32 高中 油气安装工 现场实施 12 吴莹 26 本科 技术骨干 资料收集 13 田雨晨 26 专科 技术骨干 资料收集 制表人:田雨晨 时间:2013年3月2日
三、选题理由
四、目标确定
根据工程实际及项目部要求,结合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我小组决定在钢套管中加入中心套管,从而起到稳定钻杆的作用;另外对套管口进行加厚处理,降低磨损,避免管口卷曲。
五、目标可行性分析
(1)现状调查
2013年3月21日我们来到施工现场,通过对现场施工的观察及对变形管口的分析,我们发现,造成钢套管与基岩接触部位产生折角且套管口弯曲现象的原因是钻导向时钻杆的振动和套管口的厚度及阻力。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形象曲线图如下:
制图人:吴莹 2013年3月22日
(2)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将造成钢套管与基岩接触部位产生折角和套管口弯曲现象的主要原因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进行研究,并汇总如下简图:
由上图可知,造成钢套管与基岩接触部位产生折角和套管口弯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六个:(1)钻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到套管底部;(2)扩孔时孔洞与套管底部平行;(3)钢套管材质不合格;(4)钢套管选取厚度不够管口有较大钝边;(5)卵石层密度大,硬度大,阻力增加;(6)人员操作不当。
七、影响因素确认
验证一:钻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到套管底部
2013年3月23日小组成员朱桂奎、齐华伟到现场检查,发现由于套管夯入后套管内中空,钻杆紧贴管壁,钻导向孔时,成孔与管底平行,导致钢套管与基岩接触部位产生折角,故钻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到套管底部为主要因素。
。
验证二:扩孔时孔洞与套管底部平行
定向钻的扩孔主要是根据导向孔进行,由此我们分析,之所以随着扩孔次数的增加而折角增大主要是因为导向孔本身与钢套管形成折角或导向孔与套管底平行,在扩孔过程中角度增大。故扩孔时孔洞与套管底部平行主要是由导向造成,不是主要原因。
验证三:钢套管材质不合格
在分析套管在夯入过程中或夯入后管口发生弯曲时,小组成员提出套管材质存在缺陷,经材料工程师叶春伟现场检查所有套管均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不存在质量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