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学情调测
语 文 Ⅰ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 ▲ ,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 ▲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 ▲ ,去挑战。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 。
A.望尘莫及 诚惶诚恐 置疑 洞若观火
B.鞭长莫及 诚惶诚恐 置疑 心领神会
C.望尘莫及 顶礼膜拜 心领神会D.鞭长莫及 顶礼膜拜 质疑 洞若观火
1.(3分)C[鞭长莫及: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B.多个国家政局动荡预示着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动荡期,这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中国政府应内外统筹,有效应对。
C.美国政府将制裁俄罗斯,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这到底只是虚张声势,还是要采取措施,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D.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以及举证的难度。
2.(3分)B(A.成分残缺,应在“缺乏”后补上“的状况”;C.表意不明;D.搭配不当,可将“减轻”改为“降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 ?????,????????▲? ?????,????????▲? ?????。蝉亦是禅。
①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A.④②①③⑥⑤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④⑤⑥②①
3.(3分)C
[解析承起句的“高洁”,将蝉喻为隐士描述“隐士”的生活特点其“高洁”回应句首的“晨间听蝉”,描写晨间蝉鸣的特点写听蝉的感受和感悟,自然归结到结尾的“蝉亦是禅”。
20个字。(3分)
雄孔雀都珍爱自己的尾巴,它们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选择好放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安稳地休息。捕捉孔雀大都要在下雨时来到森林里孔雀栖息的地方,这时孔雀的长尾巴被淋湿,分量很重,孔雀担心飞起来会把尾巴拖脏拽坏,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当捕捉它的人走到跟前,它也决不肯飞翔,唯恐损坏了它的漂亮的尾巴。
▲ 4.(3分)不愿牺牲局部利益就会导致全局失败(或:不要因小失大)。
5.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分)
▲
5.(3分)[示例]
用拆字组合的方法,(1分)呼吁食品制作厂家及经销商讲“人品”,制售“良品”。(1分)以公式形式出现,简洁明了,直观醒目。(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报崔黯秀才书
柳宗元
崔生足下:承蒙您寄来书信和文章,我看了后觉得这些文章的文辞和意境都很高超,你的志向很不平凡,确实在有意学习圣人的言论。然而圣人的言论,是期望用来阐明道的,学习的人务必探索其中的道,不要一味追求它的辞藻。文辞之所以能够流传后世,必须通过书写。道要借助文辞才能阐明,文辞要借助书写才能流传,总之是归结于道罢了。道的作用,全在于有益于社会罢了;这样才能把握住道的内在实质。现在世人因重视文辞从而也就注重书法,以字的形态优美为工巧,以字的刚劲严谨为能事,这不就离开道的实质了吗?您所谈的道,不是文辞就是书法;希望我对您谈的,也不是文辞就是书法,这不是离开对社会有益的道更加远了吗?我曾经致力于学习圣人之道,身子的处境虽然困难,但求学的志向从未停止过,希望能够对古人的道有所了解。遗憾的是与您不在同一地区,无法在一起探讨阐明圣人之道。我看了您的文章,感到您原是个很聪明的人,能够通晓圣人的言论。现在您探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