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轨道交通六号线东黄盾构区间项目部
始发井施工监测作业指导书
编号: ZSGF/ZY/DHGCB001 受控印章:
版号: A 受 控 号:
拟制: 日 期: 年 月 日
校对: 日 期: 年 月 日
初审: 日 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 期: 年 月 日
批准: 日 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 月 日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东黄盾构区间
项目经理部
二零零六年六月
一、编制依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BJ/T8-97)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本工程《盾构始发井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7)本工程设计的相关图纸与规范
二、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六号线盾构5标段【东湖站~黄花岗站】盾构区间位于广州市东山区,由东湖盾构始发井(兼轨排井)、【东湖~东山口】、【东山口~区庄】和【区庄~黄花岗】三个盾构区间构成。
东湖站盾构始发(轨排)井里程YCK13+584.009-YCK13+632.262,采用明挖法施工,全长48.253m,始发井位于R=300m的圆曲线上,轨排井位于缓和曲线上。其中盾构始发井(YCK13+615.262-YCK13+632.262)基坑尺寸为,长15m,宽25.9m,深度为29.35m;轨排井长31.658m,宽21.01m,深度为27.95m。
本段围护结构采用厚1000mm的地下连续墙+预应力锚索,连续墙底位于微风化地层。始发井地下连续墙墙底高程-25.19m,嵌入基底深度为2.5~3.07m;轨排井墙底高程-23.3m,嵌入基底深度为2.487~2.55m。盾构井端头采用φ600mm@450mm的密排搅拌桩加固,基坑周边连续墙两侧各采用两排φ600mm@450mm的搅拌桩加固。
盾构吊入孔设置3层内支撑。始发井及轨排井段采用10道预应力锚索作为永久支护(吊入孔处除外),锚索长度11~32.5m,锚索锚固段长6~15m。
【东湖~东山口】盾构区间上覆第四系为人工填土层、冲积-洪积砂层、土层、淤泥质土和残积土层,其中砂层在东湖范围厚度较大,软土埋藏在浅部,且厚度较薄,残积土层在东湖一带缺失,在东山口一带则厚度较大。下伏基岩白垩系上统东湖段河西濠段红色碎屑岩,风化程度不均一,软硬夹层较多。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在天然状态下,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主要接受第四系含水层的渗入补给、越流补给为主。由于残积土、全风化的相对隔水作用,本含水层大多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其承压水头一般与第四系含水层相近。在地铁施工和运营时这类含水层的主要威胁来源于侧向动力补给。隧道洞身地下水不甚丰富。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三、各项监测项目的作业方法与过程
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及难易程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基坑深度、围护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程周边环境等综合而定。
根据本标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及广州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盾构始发井监测项目见表3-1-1,监测点布置见附图:“东湖站~黄花岗站盾构区间始发井测点平面布置图”。
表3-1-1盾构始发井监测项目表
序号 监测项目 位置或监测对象 测点布置原则 监测仪器 监测精度 监测频率 1 地表沉降 基坑外30m的范围 沿基坑周围地面布置沉降观测点,测点间距2~5m。 精密水仪
NA2/GPM3,铟钢尺等 0.5mm 基坑开挖时1次/天;主体结构施工时1次/2天;基坑回填2次/周 2 建筑物沉降及倾斜 需保护的建(构)筑物 受影响的建筑物转角处布点,不少于10个测点 1.0mm 3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围护结构内 在连续墙内埋设测斜孔,孔间距15~35m。 SINCO测斜仪,测斜管等 1.0mm 4 土体水平位移 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 在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内埋设测斜孔。 1.0mm 基坑开挖时1次/3天;主体结构施工时1次/5天 5 锚索轴力 钢绞线或锚头 在锚索端部埋设锚索轴力计 轴力计,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