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卡尔·蔡司(Carlnbsp;Zeiss)和蔡司镜头
卡尔?蔡司先生
卡尔?蔡司(Carl Zeiss,1816年9月11日-1888年12月3日),光学仪器企业家,以其创立的蔡司公司闻名于世,本人对于现代透镜的制造生产也贡献良多。蔡司在德国威玛起家,到了1840年代,已成为知名的透镜制作者,他制造的高品质透镜以孔径大、成像清晰著称。他在耶拿自设工场,开始他的制造透镜的生涯,起初制造显微镜镜头,后来制造高品质照相机镜头 ,1888年在开始透镜生涯的耶拿逝世。
中年的卡尔?蔡司
卡尔?蔡司的生平
蔡司在德国威玛的语言学校学习,并师从弗德烈?科尔纳博士(Dr.Friedrich K?rne)习艺,当时科尔纳正在研究用于望远镜目镜的玻璃。他随后在耶拿大学学习数学、实验物理学、人类学、矿物学、和光学。七年后,他自己创立一个小工作室,当时工作室中工具十分贫乏。他做出许多透镜,但只得到一点认同,直到1847年他雇用他的第一个学徒。同年他的前老师科尔纳去世, 促使蔡司毕生致力于显微镜事业。
1847年蔡司开始将全部时间放在制造显微镜上。他的第一项革新是制造只用一片单透镜的简单型显微镜,适合用于解剖的工作。在他第一年生产这批显微镜时,他卖了大约23台。他很快意识到他需要新挑战,因此此他开始研发复合式显微镜。随后,他创造了Stand I,并于1857年打进了销售市场。。
在1861年凭他的设计,他在图林根州工业展览会上获颁一枚金牌。这些显微镜被认为是德国最佳的科学仪器。这时候他有大约20名员工,他的事业仍然持续成长。1866年蔡司工厂卖出第1000台显微镜。同年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博士以研究导师的身份加入蔡司工作室,两人一同研究光学产品的科学基础原理,1872年他们联合制作出了复合式显微镜,这台复合式显微镜是现代所有复合式显微镜的始祖。
在这个期间,蔡司做出至此为止最好的透镜。理论上,阿贝正弦条件能大大改善透镜品质,但问题在于当时没有足够强度的玻璃来测试这个学说。
所幸阿贝博士认识了奥托?肖特。30岁的肖特是位刚获得博士学位的玻璃化学家。1879年他们合作,很快在1886年生产了新型玻璃,能充分地表现阿贝正弦学说。这种新型玻璃为新显微镜的物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消色差物镜(Apochromates)。
肖特专门生产用于新型卡尔?蔡司显微镜的玻璃,1884年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工厂,其所有权属于蔡司、阿贝、肖特,称为Jena Schott amp; Genossen光学工厂。耶拿玻璃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玻璃。
蔡司在创造出划时代的显微镜后不久后的1888年去世。蔡司在遗嘱中将的股权转移给儿子洛迪里克(Roderick)。洛迪里克将股权出售给阿贝,1889年,阿贝成立卡尔?蔡司基金会。该基金会又成立了一个新的集团,作为蔡司公司的所有者。
150 年历史的卡尔蔡司生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品质透镜。以其独有的色彩还原和成像特点令世界摄影爱好者爱不释手。HandyCam 里装备了变焦镜头 (Vario-Sonnar)(Vario-Tessa)。分辩率及对比性高,颜色还原出色,几乎没有四角失真现象。忠实提供高画质量摄影。同时,透镜T*(T star)表面涂层,抑制无用反射光,使图像更鲜明。[Vario?Sonnar]达到MTF指标 ,生产中为确保质量,在透镜块上编上序号,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逐一生产出来的。
卡尔?蔡司的生平轶事
一个仅高中毕业的学徒工;德国古镇耶拿(Jena),卡尔?蔡司的故乡。当初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古镇上的这位学徒会成为世界光学巨子。
因为多年对光学和化学的兴趣,在学徒期满之后,卡尔长期在当地的耶拿大学(粉不错的大学,度假的好地方,可惜计算机专业......)旁听。1846年,30岁的卡尔创办了一个工作室,早期产品是放大镜片和简单的显微镜。得益于两位大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听说过光学玻璃中大名鼎鼎的“肖特”玻璃吗?开创者就是此老)的帮助,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二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工厂。
一波三折的经历
1945年2月14日晚上,灾难降临,德累斯顿(明年一定要去逛逛这个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照相机工厂被盟军炸毁。在二战将近结束时,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占领了耶拿,由于雅尔塔条约规定美军的位置必须后退向西移,德国被一分为二,耶拿和德累斯顿全部由苏军占领。 对于这个光学巨人的财富,俄国人当然不会让“美帝国主义”染指,作为战争赔偿,苏军拆除了剩下94%的工厂设备。在基辅建立了现在的Kiev( 基辅)照相机制造厂(借着这一丝血脉,俄罗斯镜头至今还能在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德国人的技术好像抢不走,在耶拿大学的支持下“Carl Zeiss Jena”的标志很快又出现了。当初被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