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生平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生平简介 艰难时世   1895年7月19日,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一间临水而筑的简陋茅屋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给他取名寿康,祈愿他健康长寿。这个名叫徐寿康的农家男孩,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民间画师,在当地小有名气。耕作之余,在镇上以课徒和鬻字卖画补贴家用。家里挂满了父亲的字画,幼小的悲鸿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当他要求学画时,却被父亲温和地拒绝了。两年后,九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父亲命他每日午后摹吴友如石印界画人物一幅,并学设色。自此,徐悲鸿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并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绘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的多事之秋,外有西方列强的肆意入侵,内有封建政权的腐朽统治,天灾人祸接连不断。1908年,徐悲鸿的家乡连降暴雨,庄稼悉遭吞噬。万般无奈之下,年仅13岁的徐悲鸿跟着父亲到邻近的县镇鬻字卖画,以谋全家生计。   流浪江湖的卖画生涯因徐达章身染重病而中止,徐悲鸿扶着全身浮肿的父亲回到了家乡,作为长子,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久,父亲去逝,家里却连一文安葬费也没有。徐悲鸿含泪向亲戚告贷,热心的陶留芬先生不但立刻送来了钱,还亲自帮助安排了丧事。父亲去世后,徐悲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9岁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   为了养家,他决定到上海去寻找出路。他的一位同乡徐子明先生,当时任教于上海的中国公学。在徐先生的热情帮助下,他的作品得到了复旦大学校长的首肯,并答应为他安排一个工作,但当校长见到还一脸孩子相的徐悲鸿时,就悄悄对徐子明说:“此人完全还是个孩子,岂能工作?”不久徐子明赴北京大学任教,徐悲鸿工作的事也没了着落。天气一天天地冷了起来,他仅有的一点盘缠也用光了,最后因身无分文而被旅馆老板赶出大门。在极度失望中,他回到了家乡。   然而在贫穷的农村,靠画画根本不能谋生,于是他仍决定去上海寻找出路。1915年夏末,他怀揣徐子明的介绍信前往商务印书馆,求见《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恽看了介绍信及他的几幅作品之后很满意,答应让他为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但第二天,当他再次来到商务印书馆时,又被告知国文部另一个主事人认为他的画不合格,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徐悲鸿踉踉跄跄地跑出大门,一直跑到黄浦江边,看着滚滚而去的江水,他真想纵身一跃,从此万事皆休,但想到家乡的乡亲和弟妹们殷殷期盼的目光,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正在生死间彷徨之际,突然有人拉住了他的胳膊,原来是商务印书馆里的小职员黄警顽。徐悲鸿离开商务印书馆时的绝望之态使这位热心人放心不下,于是一路尾随而来,果然见他要寻短见,赶忙及时制止了他。黄警顽将他带回自己狭小的宿舍,两人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薄棉被,徐悲鸿暂时有了栖身之所。  命运转机   终于有一天,黄警顽帮他联系到一份工作,是为中华图书馆出版的一套《谭腿图说》画体育挂图。几天工夫,一百多幅图就画好了,徐悲鸿得到了一生中卖画的第一笔收入--30元稿酬。    生活有了转机,徐悲鸿也变得开朗起来。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烈,谋生之余,大量阅读书籍。在黄警顽的帮助下,他携带作品拜访了当时上海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得到周先生的赏识,并欣赏了周先生收藏的所有书画以及他历年的作品,令徐悲鸿一饱眼福,大开眼界。   秋末冬初的一天,徐悲鸿将他作的一幅水彩写生雪景图托一位践行的宜兴同乡唐先生带回屺亭桥镇,赠给一位曾慷慨资助过他的史先生。唐先生此时住在上海的一家小旅馆里,湖州丝商黄震之来找他谈生意,在旅馆中看到了这幅雪景图,极口称赞,询问是哪位名家的大作。静立一旁的徐悲鸿谦逊地说:“此画并非什么名家大作,实乃小人的拙作。”黄先生闻言立刻对眼前这位瘦小的年轻人肃然起敬,他关切地询问起徐悲鸿来沪的目的、今后的打算,当他得知徐悲鸿目前的困难时,豪爽地邀请他住到暇余总会。   暇余总会是黄震之主持的一家俱乐部,是富商们抽烟聚赌的地方。这里上午很清静,徐悲鸿可以安心地看书作画,下午到深夜,赌客与烟鬼蜂拥而至,非常嘈杂,徐悲鸿只好躲出去,逛逛书店。后来,他报名参加寰球中国学生会的夜校补习班补习法文,为日后留法作准备。下课后,总会里也安静了,他就在鸦片铺上过夜。   不久,黄震之在市场和赌场上双双失利,几乎破产,徐悲鸿无法在暇余总会呆下去了。春节后,他报考了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这所学校是由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收费很便宜,黄警顽和黄震之分别为他担负了学费和伙食费。入学时,徐悲鸿在姓名一栏中写上了“黄扶”两字,以纪念两位资助他的黄姓朋友。   上海有座闻名的哈同花园,是犹太富商哈同和他的中国妻子罗迦陵的宅第。他们在园中创办了一所仓圣明智大学,需要悬挂仓颉的画像,于是登报征聘画家。徐悲鸿依据史书上对仓颉“四目灵光”的记载,发挥想象力,描绘了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