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整治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导曲线不圆顺 1、产生原因 (1)尖轨跟距和辙叉前后开口尺寸不合标准,导致导曲线前后部分支距不良,方向不好。 (2)支距点位置不对,支距尺寸不标准和作业不细,造成导曲线不圆顺。 (3)当列车通过导曲线时,由于车轮的冲击和维修不当,导致导曲线不圆顺。 2、预防整治措施 (l)做好正确支距点位置和跟端支距。 (2)保持支距尺寸并使递减率符合要求。 (3)在做支距的同时,做到目测圆顺,消灭鹅头。 (4)个别方向不良处所,通过拨道和改正轨距解决。 (四)连接部分钢轨不等高 连接部分的四股钢轨中对应两股顶面不等高。 1、产生原因 (1)连接部分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钢轨受力不等,造成同一根岔枕的机械磨损不一致。 (2)岔枕中部两个方向走车的钢轨受力不同,加上导曲线上股钢轨的压力和推力,易使中部岔枕下挠,造成吊板。 (3)曲股钢轨通过列车次数少,直股钢轨通过列车次数多,也会造成导曲线上股钢轨吊板。 (4)导曲线半径小,又不设置超高.列车通过时产生偏载,尤其是内燃或电力机车通过时更为严重,因而岔枕的机械磨耗增加,导曲线上股外侧垫板切入岔枕深度日益严重,因而导致导曲线反超高。 2、预防整治措施 (1)通过捣固,做好连接部分的前后高低和水平。 (2)根据导曲线部分岔枕的质量和顶面的磨损腐朽程度,确定整治方案,比较新的岔枕采取均匀捣固,一般应尽量使四股钢轨达到同一水平。 (3)使用年久并出现弯曲变形的岔枕,可翻转使用,在加强捣固同时,考虑恢复岔枕的水平。 (4)用木垫板垫平相邻的岔枕。 (五)岔枕间隔不合规定 辙叉前岔枕的扭转,其位置以直向里股钢轨为准,外侧向后扭转一段距离。凡不能这样做的,将造成岔枕间隔不合规定。 1、产生原因 (1)在更换与铺设道岔时,对辙叉前岔枕,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扭转,或扭转量不足。 (2)更换岔枕时,摆放位置不符合要求,捣固夯实作业不良,在养护维修中未能调整。 (3)曲于防爬锁定不好,扣件作用不良,造成爬行后岔枕间隔有所改变。 2、预防整治措施 (1)为了使道岔各部受力均匀,岔枕间的间距应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一般为区间轨枕间距的95%-100%。在更换铺设道岔、更换岔枕和养护维修时,岔枕间距及数量应严格按道岔设计图和有关规定选择。 (2)转辙器部分和连接部分的岔枕,应垂直于直股方向。 (3)辙叉部分的岔枕应垂直于辙叉角的 平分角线。没有辙叉大垫板的组合式辙叉,在心轨顶宽20mm处布置一根岔枕,这是考虑到辙叉在此开始承受车轮的压力,应适当加强。 (4)上述两部分岔枕方向的扭转过渡,应在辙叉趾前3-5根岔枕之间完成。为改善岔枕受力条件,扭转部分可适当扩大到第7根岔枕。 三、辙叉及护轨 (一)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 1、产生原因 (1)车轮从心轨上通过辙叉有害空间向翼轨过渡,或从翼轨向心轨过渡时,在较大的车轮冲击作用下,翼轨和心轨产生严重磨耗和伤损。 (2)磨耗和伤损常发生在翼轨弯折处和心轨断面30-40mm处,因为此处受到车轮冲撞震动的力量比较大。 (3)辙叉心处的岔枕经常发生吊板,当列车高速通过时便会出现辙叉连同岔枕上下起伏颤动,因而在下部破坏了道床基础的坚实性,引起排水不良、翻浆冒泥,在上部加重了翼轨和心轨的严重磨耗和损伤。 2、预防整治措施 (1)针对辙叉底部存在的空洞和吊板,加强辙叉底部的捣固,特别是叉心和辙叉前后接头处的捣固。 (2)借助于有计划更换岔枕的机会,彻底加强辙叉底的捣固。 (3)利用翻转岔枕的办法,均匀的进行辙叉底捣固。 (4)运用养修中积累的经验,在辙叉底岔枕顶面垫胶垫,以缓冲受力,延长辙叉和岔枕使用寿命。 (5)为了保持辙叉的整体稳定性,锰钢整铸辙叉与岔枕间需用螺纹道钉固定。 (6)钢轨组合辙叉底部和前后接头,应铺设大垫板和接头桥型垫板,用竖螺栓扣板把辙叉固定在垫板上,如AT型道岔那样,加强辙叉的整体稳定性。 (7)在辙叉部位的岔枕上,安设特制铁座,用弹条I型扣件固定辙叉位置。弹性扣件扣压力大,既可防止辙叉横移,又可防止纵爬,对稳固辙叉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辙叉偏磨 1、产生原因 辙叉偏磨主要是指单侧通过列车次数较多,造成辙叉偏沉或一侧偏磨,水平和轨距不合标准,岔枕弯曲。 2、预防整治措施 (l)对偏磨的辙叉进行焊补。 (2)有条件时,可倒换方向使用。 (3)加强偏沉部位的捣固,但需兼顾辙叉的水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