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媒生物防治 病媒生物的危害实例 闻虫色变 一位母亲看到孩子脖子上的一条虫子 “什么时候能救救我们?” 河南一种地老者向记者的诉求 《新京报》2010.9.8 有家不敢回 一女子遭蜱虫叮咬后不敢回家住酒店 《重庆晨报》2010.9.16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蜱传疾病有很有效的预防控制段,希望多做这样的宣传传播。 中国网2010.9.10 蜱虫叮咬不必恐慌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暴露史 大众网2010.9.10 公众不必恐慌 《光明日报》2010.9.11 …… 内容 病媒生物的概念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防治主要方法 蟑螂防治 蜱虫防治 病媒生物的概念 有害生物 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生活、生产、环境、健康,甚至人类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臭虫、虱子、白蚁、蜱、螨及老鼠等。主要包括危害、侵扰人类的有害节肢动物、啮齿动物等。 病媒生物的概念 根据危害可分为几类: 病媒生物:蚊类、鼠类、蝇类、嶂螂、蚤类等 骚扰叮刺有害生物:臭虫等 建筑材料有害生物:白蚁、木材甲虫等 仓储有害生物:面粉甲虫、谷物蛀虫等 纺织品害虫:地毯甲虫、衣物蛀虫等 其他害虫:蜈蚣、蝎子等 病媒生物的概念 病媒生物 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传染病法定义: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蚊、蝇、蚤类等。 病媒生物的危害 1.吸血骚扰 2.传播疾病 机械传播 生物传播 3.经济损失 社会经济 疾病负担 4.生物武器 病媒生物的危害 传染病法中有很多种疾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 其它一些未列入传染病法的相关疾病有黄热病、莱姆病等,另通过病媒生物携带传播的病原还有很多。 病媒生物的危害 鼠:鼠疫、出血热 蚊: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 蝇:蝇蛆病 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莱姆病 螨:皮炎、哮喘 蚤:鼠疫 …… 病媒生物的防治 从事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单位的主要工作 疾控系统:针对病媒生物的防治,保障群体健康 医疗单位:因病媒生物引起疾病的救治 爱卫系统:爱国卫生运动 “创卫” 海关检疫:向外,防治输入性危害 行政部门:政府任务,改善民生 PCO企业 :重要补充,市场化运作,技术的应用 科研院所: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 居民大众:服务对象 大众的需求是工作的出发点自身防治 病媒生物防治方法 病媒生物防制方法,根据所用手段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6种 环境防制 化学防制 生物防制 物理防制 法规防制 遗传防制 病媒生物防治及问题 病媒生物防治方法 1.环境防治 2.化学防治 3.生物防治 4.法规防治 5.物理防治 6.遗传防治 蟑螂防治 蟑螂防治-概述 蟑螂 学名蜚蠊,属于昆虫纲,蜚蠊目,俗称茶婆子、偷油婆、香娘子、灶蚂子等。昆虫中最古老的种类之一,3.5亿年前已存在。适应性强,发源地非洲大陆,通过海运商船、货物等传播,逐步扩散,传入温带地区,甚至到达北方寒冷地区,现已遍布全世界。成为当今防治难度最大的重要城市卫生害虫之一。 蟑螂防治-概述 全世界己知蟑螂约5000种以上,我国有11科48属200多种。蟑螂可分为家栖和野栖两类,其中大多数为野栖,与人类关系不大。 家栖种类虽少,但与人类关系密切,1940年开始蟑螂被列入医学昆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物媒介控制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与人有密切关系的蟑螂可分为5个科,即蜚蠊科、光蠊科、姬蠊科、折翅蠊科和鳖蠊科。 我国室内以德国小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6种最为常见。 蟑螂防治-生态习性 栖息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隐蔽场所栖居,这是它们孳生繁殖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 居家室内:螂通常栖息在有食物、有水的厨房灶壁的缝隙、碗橱内、案桌和水池底下、放杂物的地方,也有躲藏在家具或墙壁缝隙等阴暗角落里,不易被人们发现。有的蟑螂甚至占到电视机里面和冰箱后面孳生。 蟑螂防治-生态习性 蟑螂防治-生态习性 食性 蟑螂的食性很杂,能吃任何有机物品。除了饭菜、馒头、糕点等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