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是研究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文献。 ?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2] 本人采用的对照译本为James Legge先生所作。 理雅各(英语:James Legge,1815年12月20日-1897年11月29日),原名詹姆斯·莱格,英国苏格兰汉学家,曾在香港主持英华书院。 生平[编辑] 1815年12月20日理雅各出生在苏格兰阿伯丁郡亨得利镇一个富裕的布商家中,弟兄四人,理雅各排行第四。亨得利虽然是一个小镇,却有优良的传道传统。米怜,另一位来华传教士亦出自亨得利镇。 1839年被英国基督新教派公理宗的伦敦传道会派驻马六甲主持英华书院。 1843年英华书院迁往香港, 理雅各随着迁居香港薄扶林,任香港英华书院第一届校长。 1841年理雅各从开始着手翻译中国经典。 1861年-1872年相继出版《中国经书 (The Chinese Classics)》五卷一共八本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书经》、《诗经》及《春秋左传》。 1862年更获得王韬协助翻译中国经典。 1867年理雅各离开香港回苏格兰家乡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 王韬随后也前往苏格兰杜拉村,继续协助理雅各翻译《十三经》。 1870年完成《十三经》翻译。获得苏格兰阿伯丁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从返香港主持英华书院。 1870年-1873年任香港佑宁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教区牧师。 1873年访问中国,四月初抵达上海,拜访慕维廉、伟烈亚力,乘船抵达天津,搭牛车抵达北京,下榻伦敦会,参观长城、颐和园和天坛;他认为天坛圜丘坛是世界上没有偶像的最神圣的场所,不禁脱靴礼拜。5月1日在艾约瑟陪同下,离开北京,前往山东,经德州,抵达泰山,雇四名轿夫登泰山。15日,离泰山,乘马车到曲阜,参观孔庙、孔林,登临孔子墓。然后取道大运河返回上海,经日本、美国,返回英国[1]。 1876年-1897年理雅各担任牛津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 1879年-1891年相继出版《中国经典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六卷包括《书经》、《诗经(与宗教有关的部分)》、《孝经》、《易经》、《礼记》、《道德经》、《庄子》等。 1885年翻译出版《沙门法显自记游天竺事》。 1888年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翻译成英文。 1897年理雅各在牛津逝世。 著作[编辑] 《致马六甲中国侨民的一封关于霍乱的信》1841 马六甲 《养心神诗》 1842 马六甲 《耶稣山上垂训》1844 香港 《英华通书》Anglo Chinese calendar 1851 香港 《约瑟略记》1852 香港 《重修礼拜堂仁济医馆祈祷上帝祝文》1852 香港 《耶稣门徒信经》1854 香港 《新约全书注释》1854 香港 《劝崇圣书略言》香港 《智环启蒙塾课初步》1856 香港 《圣书要说祈义》香港 《亚伯拉罕记略》1857 香港 《往金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