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__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读.ppt

第9课__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 正式举起 “文学革命” 大旗! 推到 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 建设 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 (2)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阶级条件;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更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国际条件。 诞生: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思考与辨析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结合材料指出,当时这些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最主要原因)? 内容情感 形式 “须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呻吟。 白话文。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胡适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旧观念 旧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新形式 好理解 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 《孔乙己》 《呐喊》 《彷徨》 抨击旧道德的斗士 ——鲁迅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如果背叛了名誉法典,抛弃了忠君之道,即孔子国教中的名分大义,那么,这样就丧失了民族精神、种族精神的中国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传统精神的守护者 ——辜鸿铭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4.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性 质:资产阶级领导的 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积极性: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谈谈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   一个白话学堂门口的楹联: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学堂里还有一间“毙孔堂”,堂前也有一副楹联:   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   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摘自中共十七大报告 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首倡——开始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1)撰写文章:1919、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