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光荣革命 时间:1688年 内容:议会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意义: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2、确立:1787年宪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发展模式 英:民主创新循序渐进 美:民族独立三权分立 法:政体演变循环反复 德:专制主义借尸还魂 * *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一、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重要背景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政治斗争 历史传统 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 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中世纪英国已形成议会(封建性质、上下两院、对王权有限制) 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开始确立 发展完善 1689年《权利法案》 (标志) 1832年议会改革 《权利法案》 (1689年) 1、核心思想: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权力。 2、历史影响: 英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1832年议会改革(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深入,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 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改革的原因: 2、改革的内容: 3、改革的影响: 1.内阁的起源: 2.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英国第一任首相:沃波尔 议会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 对议会负责 内阁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国王 形式任命 统而不治 掌握国家大权 监督内阁 国家权力中心 上院 下院 选民 3.内阁的运作: 问题:当议会与首相发生意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首相 内阁 解散议会 共进退 内阁下台 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议会 【 探究】 英国的内阁制 与 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性质不同: 内阁权限不同: 组成方式不同: 影响不同: 英: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中:封建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 英国内阁权限比中国内阁权限大 英: 由选举产生; 中: 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 英: 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 强化了专制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1.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地位如何? 2.谁掌实权? 3.首相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权力? 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扮演礼仪性的角色,统而不治,民族纽带 首相 首相是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政府首脑,可提名组阁,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5.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核心是什么 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集体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代议制 责任内阁制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避免专制独裁。 2、经济方面: 1、政治方面: 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2)资产阶级政党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避免暴力冲突。 3、世界影响: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发源地,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典范。 1.背景:美国独立战争之初面临的困难(邦联的缺陷) 州际联盟(邦联制)在对内对外政策上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背景:独立战争后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联邦政府无力无权 美国——总统共和制(特点:三权分立) ——必须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又必须确保共和制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 答:人是自私的,所以需要政府来管理。而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所以也就需要内在或外来的监督。以防止独裁专制的出现。 ①联邦制原则:既巩固了国家政权,有利于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和主权,又给各州保留了较大的主权。 ②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③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3、宪法的完善 (1)南北战争(1861——1865)内战后,联邦政府巩固了国家统一 (2)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通过修宪扩大普选权) 废除奴隶制,进一步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用法律维护国家统一。 4.两党制: 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得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5、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