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质素的分级分离及其性能研究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木质素的分级分离及其性能研究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生物工程 班级:0402 学号: 200406030207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2008年6月14日
目 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1 前言 1
1.1 国内外木质素研究概况及其现状 1
1.2 木质素的分离方法及其不足 1
1.3 本课题立题依据 1
1.3.1 本课题研究目的 1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任务 2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
2.1.1 实验原料 3
2.1.2 实验设备 3
2.1.3 实验试剂 3
2.2 实验方法 4
2.2.1 竹材成分测定 4
2.2.2 碱性过氧化物法分离木质素 4
2.2.3 红外光谱特征的测定 4
3 结果与分析 6
3.1原料化学成分 6
3.2 工艺条件的优化 6
3.2.1 氢氧化钠浓度对木质素的影响 6
3.2.2 双氧水浓度对木质素的影响 7
3.2.3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木质素的影响 7
3.2.4 木质素分级组分的得率与表观特征 8
3.2.5 木质素分级分离工艺对不同原料的适应性 9
3.3 分级组分的红外光谱特征 10
4 讨论 15
5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附图 23
木质素的分级分离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以竹子、竹笋、竹笋壳为原料,对木质素的分级分离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木质素分级组分的红外光谱特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木质素较优的分级分离条件:温度为75℃、反应时间3 h、NaOH浓度为1.5%、H2O2浓度为0.6%;用沉淀法分离木质素,操作条件为:pH≤3.0,温度≥60℃。在上述条件下木质素的提取率达到90%,且纯度较高,对分级分离的附属产品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破坏性较小。半纤维素的分离比较完全
关键词: 木质素;分级分离;红外光谱特征
Fractional Separation of Lignin and Its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bstract:Using bamboo, bamboo shoots, bamboo shoots shell as raw materials, the lignin fractional separation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the infrared spectrum characteristic of lignin graduation components were examined. The single factor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fractional separation conditions are temperature 75℃, reaction time 3 h, NaOH concentration 1.5% and H2O2 concentration 0.6%. The conditions of precipitation lignin are pH≤3.0, temperature ≥60℃. The extraction rate of lignin can reach 90% in accordance with higher purity. Especially, both hemicellulose and cellulose are little destroyed. Infrared spectrum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ere no cellulose and no linked-bond with hemicellulose in lignin Ⅰ, Ⅱ, Ⅲ and Ⅳ. Hemicellulose in lignin Ⅰwas completely separated, while little hemicellulose could be absorbed in lignin Ⅱ, Ⅲ and Ⅳ. Lignin Ⅰ is a guajacyl-syringyl-hydroxy-phenyl lignin (GSH), and any of lignin Ⅱ, Ⅲ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轿车引擎盖逆向设计及其模具型面nc加工模拟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接触网弓网事故分析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教学型fms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节流阀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节能电梯模拟控制研究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结构化软件开发研究与设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型煤的加工与气化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 介入手术医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最近下载
- 岛津GCMS-TQ8040教材说课.ppt
- VCSEL原理及驱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pdf VIP
- The English Patient-英国病人-英文剧本.pdf
- 井巷工程质量管理制度.pdf VIP
- 抖音实名认证协议书.docx VIP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上海牛津英语9AU2E3教案.doc VIP
- 阻燃ABS AF312C-NP ROHS 韩国LG公司SGS报告.pdf VIP
- 2024-2030年中国干冰颗粒喷丸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