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课堂测试题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下册课堂测试题1.doc

第4课 课堂知识演练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回答1~3题。 1.“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 【解析】 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而私田制是封建性质的土地私有制,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所有权不同。 【答案】 A 2.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C.国家把土地分配给皇室和官僚地主 D.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 【答案】 D 3.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其目的不包括(  ) A.确定土地所有权   B.掌握全国的耕地数目 C.保证田赋足额征收 D.限制土地兼并 【解析】 丈量全国土地,清查土地的实有亩数,但并不限制土地占有数,所以不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只是为了防止土地占有者隐瞒地产,保证国家的税收。 【答案】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它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回答4~6题。 4.《覆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实质”,C项表述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意义相反,A、D两项则是B项的表现。 【答案】 B 5.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D.使小农经济解体 【解析】 “重农抑商”有利于农业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D 6.清朝时,地主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农民贫困,缺乏购买力 B.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 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解析】 地主商人将赚取的钱财用来买房置地,使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答案】 B 7.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想继续盛行(  ) ①反映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反映了小生产的要求 ③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它的一些政治、经济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如重农抑商政策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③不正确。 【答案】 C 8.最早下令实行海禁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雍正帝 D.清康熙帝 【解析】 考查识记能力。 【答案】 A 9.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入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  )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富商巨贾买房置地使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D 10.对明清时期闭关政策共同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明清时期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而非禁绝对外交往。 【答案】 C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的好坏来决定征税的等级和轻重),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上》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施行于何时? (2)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土地制度?请依据材料说出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3)管子的“相地而衰征”在两种土地制度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夏、商、西周时期。 (2)封建土地私有制。影响:土地兼并盛行,大量土地集中到地主手中。 (3)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 12.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