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2.doc
2 中国现代诗三首
从容说课
《中国现代诗三首》包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和穆旦的《赞美》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它以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物象表达了一种极普通的离情和那微波轻烟似的别绪,如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轻柔舒缓,令人回味无穷。鉴于本诗的特点,我精心录制了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潺潺小溪的录像,再配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然景物与个人自由天性相融合的氛围,并以诵读法贯穿教学全程,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其别具一格的意境之美,进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节奏高度和谐一致,体现了闻一多“三美”的主张。诗人以奇特的比喻创造出了深刻幽玄的意境,曲折地抒发了他归国初期忧愤沉郁的感情。本诗的教学,仍以诵读法贯穿全程,闻一多先生关于“三美”的创作主线,只作简要介绍,主要通过教师指导诵读,学生反复诵读感悟、理解诗人的情怀,体会诗歌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
穆旦的《赞美》一诗,以深沉的笔触,描摹了忧患中的祖国,赞美了在日寇铁蹄践踏下,“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争道路的中国农民,赞成美了“一个已经起来”的民族。这首诗歌的教学除注重诵读外,重在指导学生体会诗中生命的庄严感、历史的厚重感、现实人生的时代感。
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风格迥异,异彩纷呈。在针对其各自特点设计不同教学方案的同时,本教案也注意到了其共性之处。因此,将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作为教学重点。将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作为难点来突破。
本课教学具体的步骤为: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品味感悟,突破难点——延伸阅读,深层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及其不同的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意境。
3.通过三首诗的学习,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德育目标
1.鼓励学生热爱美丽的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2.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把握“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学习《赞美》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2.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了解新诗(包括格律诗)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每行音节相同、隔行押韵,每节押韵、逐节换韵或一韵到底,排列齐整,琅琅上口等特点。
2.问答欣赏法。如对《再别康桥》中对康桥美景的赏析和对《我爱这土地》中意象的解读。
3.探究式学习法。如对《再别康桥》情感和主题的探究。
●教具准备
录像(画面为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水中小草、潺潺小溪,音乐为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再别康桥》,侧重欣赏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
2.学习《死水》,理解“死水”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反讽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章。新思想新观念的出现,必然呼唤着表达形式的革新,于是新诗应运而生了。此时的中国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用新的诗歌样式抒写心中的灵性并产生了众多的诗歌流派。活跃于20年代中后期诗坛的新月诗派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有以诗歌以生命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也有以诗歌奉献于个人理想的个性主义诗人徐志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位诗人的优秀作品《死水》和《再别康桥》。
二、解题
出示多媒体投影:
1.徐志摩及《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徐志摩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
康桥,现通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doc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第1课时(Section A 1a-1d)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 2025年配煤掺烧技术及混配煤管理.pptx VIP
- 跨境电商创业计划书融资.pptx VIP
- F372A 中文版.pdf VIP
-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PPT课件.ppt VIP
- 24S410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docx VIP
- 心血管危重患者安全转运.pptx VIP
- 关于中建某局新员工转正答辩.ppt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3a-Reflecting)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