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讲课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左心衰竭 (1)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2)高血压和急性肺水肿者,用硝普钠,血压达理想水平后维持静脉滴注。 (3)强心剂量首选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使心率不大于10%,低血压者用多巴胺,严重泵衰竭选择硝普钠和多巴胺合用,24h内不宜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少见,多数右室心梗合并有下壁或后壁心梗,右胸导联V4R上ST段上抬0.1mV是右室心梗的最特异表现 除了前述的AMI常规治疗外,如有低血压,强有力的扩容,维持收缩压≥100mmHg及适宜的尿量。如补液1000~2000ml低血压仍未纠正,可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予安装临时起搏器 ACEI、ARB和他汀的应用 ACEI及ARB有助于改善恢复期心肌的重构,减少AMI的病死率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病情、血压稳定后早期使用,小剂量开始,长期维持,有远期疗效 他汀类药物能稳定斑块,减轻斑块炎症,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性血栓沉积,因此建议早期应用,长期维持 康复治疗 *低危患者,CCU卧床观察48小时,但可床上坐起洗漱,以后48小时可床边肢体活动,第5天可在医生指导下有序进行康复锻练。 *高危患者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可行心脏B超、X线胸片、核素心血池扫描,评估心功能状态,并在医生陪同下行运动心电图或核素心肌检查,评估成活心肌缺血情况。 * * 前壁心梗 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 下壁心梗 下壁、右室心梗 后壁心梗 前壁非Q波心梗 2.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 诊断标准 1.Q波AMI:符合以下两项可确诊。 典型的持续性心绞痛 典型的心肌梗死特征性心电图及演变过程 典型的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和肌钙蛋白阳性 2.非Q波AMI:符合以下2项。 持续性心绞痛超过30分钟。 相临部位导联ST段明显压低或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超过24小时,并有逐步恢复的演变过程。 血清心肌酶超过2倍正常值或肌钙蛋白阳性。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急性肺栓塞 ----主动脉夹层 ----急腹症 (1)疼痛持续多为3至5分钟,小于30分钟,程度较轻,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 (2)心电图ST-T呈一过性缺血表现 (3)血清心肌酶活性基本正常。 (1)多为心前区刀割样或针刺样锐痛,咳嗽、深呼吸和变动体位时加重 (2)心脏叩诊心界扩大,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3)心电图除avR外,广泛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的ST段抬高、T波倒置、QRS波低电压、无病理性Q波 (4)心脏B超可发现心包积液 (1)可突发胸廓中心部位撕裂样锐痛,开始时较为剧烈,范围较广,常向背部、腰部及上腹部放射。 (2)四肢脉搏强度明显不一致。 (3)X线、超声波及MRI检查可见主动脉夹层征象。 治 疗 治疗原则 院前治疗 急性期治疗 远期治疗 院前急救 1)最短时间内了解生命体征,以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有条件时最好记录心电图 2)就地休息,评价病情,紧急处理转送医院 3)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mg,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一次(收缩压<90mmHg、心率<50次/分或>100次/分时不用) 4)对ST段抬高的AMI患者,应在30分钟内收住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开始溶栓,或在90分钟内开始行急诊PCI治疗 住院后一般治疗 1)休息:完全卧床休息至少1W,尤其在发病后48h内,第二周可在床上作轻微活动。 2)吸氧: 3)监测:在入院后的4~5天内,每天记录ECG、肌钙蛋白、心肌酶学、电解质及其他生化指标 4)镇静、止痛:疼痛剧烈时可给予吗啡2~4mg肌注或静推,或杜冷丁50~100mg加异丙嗪25mg肌注。 5)饮食和通便:前3天给以流质饮食,以后渐改为半流质、软食及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ST段抬高的AMI的治疗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因此建议尽早溶栓 适应症:①胸痛符合AMI;②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1mV,或渐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起病<12小时;或12~24小时,患者仍有严重胸痛,并且ST抬高导联有R波者;④高危MI,就诊时SBP>180mmHg和(或)DBP>110 mmHg,这类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性较大,应认真权衡溶栓治疗的益处与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若有条件应考虑直接PCI(ACC/AHA 指南II b类建议)。 起病时间>24h,缺血性胸痛已消失者或仅有ST段压低者不主张溶栓治疗 非ST段抬高的AMI的治疗 非ST段抬高的心梗其血栓成分多为以血小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