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TCA * *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成都新都西桥医院 概 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急重症,在条件好的医院死亡率也高达10-14%,因此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AMI病理生理的进一步了解,把AMI分型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两类在病理上不同,因此治疗也不同 AMI发病状况 美国患AMI 90万/年,其中22.5万人死亡。至少50%死于症状发作后1h内和到达急诊科之前。 2000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市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5. 2% 定 义 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持续、完全阻塞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而非ST段抬高型心梗通常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血栓所致 外膜 lipid core 脂核 不稳定性冠心病 血小板聚积在 破裂/浸润的部位 外膜 lipid core 脂核 血栓 不稳定性冠心病 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及斑块 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目 标 *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 10 min内完成临床检查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常规12导联加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 ; *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内开始溶栓治疗或90min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缺血性胸痛病人 评价初始的12导联ECG ST抬高或新发LBBB ST下移、T波倒置 正常或非特异ECG 评价溶栓禁忌症 开始抗缺血治疗 开始再灌注治疗 入院 在急诊科继续评价和监测: 血清标志物 三维超声 ASA160~325mg,血清标志物 10min 目标:30min内开始溶栓;60min到达导管室 入院检查:全血细胞、血脂、电解质 缺血/梗死证据 有 无 出院 观察8~12小时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心电图的表现可以诊断AMI,不必等待血清心肌酶学结果即可开始紧急处理 如果心电图无决定性诊断意义,心肌酶学阴性,但临床表现高度可疑,可以反复监测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和TNI)和心肌酶学的变化 肌钙蛋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其他酶学指标。如肌钙蛋白和血清心肌酶学明显升高,心电图上无ST段改变,可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 鉴别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在临床上非常重要,ST段抬高型心梗主张尽早通过药物溶栓治疗(如无禁忌症)或紧急血运重建术;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不主张药物溶栓治疗 心电图检查 急性冠脉综合征 无 ST 段抬高 有ST 段抬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Q波梗死 Q波梗死 无ST段抬高的心梗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应该作为STEMI病人处理的一部分而进行,但不能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实施 肌钙蛋白是最佳生物学标志物 对于12导ECG有ST段抬高并且有STEMI症状的病人,应该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而不要等待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Serum Enzymes 急性、进展性或新近心肌梗死的标准 满足下列标准中的一项,即可诊断急性、进展性或新近心肌梗死 新近坏死的生化标志物明显升高并且逐渐下降(肌钙蛋白),或迅速上升与回落(CK-MB),同时至少具有下列一项: 缺血症状 心电图病理性Q波 心电图提示缺血(ST抬高或压低)或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AMI的病理学证据。 院前急救 1)最短时间内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以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有条件时最好记录心电图 2) 就地休息,评价病情,紧急处理转送医院 3)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mg,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一次(收缩压<90mmHg、心率<50次/分或>100次/分时不用) 4)对ST段抬高的AMI患者,应在30分钟内收住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开始溶栓,或在90分钟内开始行急诊PCI治疗 住院后一般治疗 1)休息:完全卧床休息至少1周,尤其在发病后48小时内,第二周可在床上作轻微活动。 2)吸氧:一般吸入40%浓度(每分钟流量5L) 3)监测:在入院后的头4~5天内,每天记录ECG、肌钙蛋白、心肌酶学、电解质及其他生化指标 4)镇静、止痛:口服安定2.5mg/次或必要时5~10mg肌注。疼痛剧烈时可给予吗啡2~4mg肌注或静推,或杜冷丁50~100mg加异丙嗪25mg肌注。 5)饮食和通便:前3天给以流质饮食,以后渐改为半流质、软食及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ST段抬高的AMI的治疗 ST段抬高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