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The Loons Margaret Laurence 目录 ※1.玛格丽特·劳伦斯 ※2.潜鸟 ※3.梅蒂族 ※4.课文赏析 ※5.写作特色 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 玛格丽特·劳伦斯被誉为六十年代首屈一指的小说家,曾两度荣获总督奖,一生著作甚丰,作品包括小说、杂文和儿童故事。玛格丽特·劳伦斯婚前名叫琼·玛格丽特·威米斯,1926年出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的草原小镇尼帕瓦,是苏格兰—爱尔兰后裔,幼年双亲俱逝,后被姨妈收养。玛格丽特年纪很小便崭露写作的天赋,中学时就有作品散见校报报端。她十八岁离开家乡到现在的温尼伯格联合学院读书,毕业后受聘为《温尼伯格城市报》的记者。1947年与水力工程师约翰·劳伦斯喜结连理,育有一子一女。 1950年因约翰的工作需要,玛格丽特举家迁往英国,后至索马里,1952年又搬迁到加纳,在那儿前后共生活了五年,1957年后回到加拿大温哥华。 ——玛格丽特·劳伦斯 她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她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的时期,另一是以她虚构的加拿大西部草原小镇马纳瓦卡为创作背景的时期。在后一期间她将地处大平原的小镇,改名为马纳卡瓦镇,作为其五部系列小说的背景——《石头天使》(1964),《上帝的玩笑》(1966),《火中人》(1969),《屋中的小鸟》(1970),《占卜者》(1974)。在小说中她反复地描述了人人追求的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不但自由自在而且充满了欢乐。然而,一股股强大的势力阻止着个人对这种生活的追求。在她所有的马纳卡瓦镇系列的小说中,继承传统是个永恒的主题。这不仅仅只是血脉的相传,而且表现了文化,社会和环境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潜鸟 潜鸟是加拿大特有的鸟类,可以说是加拿大的国鸟。这从加拿大钱币的图案就可以看得出来:20加元纸币的正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面的图案为潜鸟;1加元硬币的一面是英国女王的头像,另一面也是一只泅水的潜鸟,甚至被称为“潜鸟币”。这种水禽看上去像是野鸭子,尖嘴、长颈、短尾,长年生活在内陆江湖沼泽中,冬天则迁移到海边过冬。潜鸟食物主要是鱼、甲壳类和昆虫,常在水边堆积植物作巢,每窝产卵2枚(罕3枚),卵有斑点,呈橄榄褐色。它的叫声很奇特,凄凉悲哀,如怨似诉,并可传出数里之遥,有点令人毛骨悚然。加拿大人把它的啼声称为“加拿大的声音”。潜鸟在很多名族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美国,它被称赞为“伟大的潜水员”;北美洲的齐珀威部族认为潜鸟创造了世界;加拿大的土著部落认为潜鸟的叫声能带来雨水。 。 ——潜鸟 梅蒂族 梅蒂族被列为加拿大的三大土著民族之一,与印第安和因纽特并列。事实上整个梅蒂族就是一个很年轻的混血民族。Metis一词本是法语,如果溯源到拉丁文,意思就是“混合”。加拿大的梅蒂族起源于十七世纪印第安女子与早期的欧洲皮货贸易上的婚姻。梅蒂族人因为保持了欧洲与美洲土著双方的文化,通晓双方的语言,很自然地成为欧洲与美洲的贸易桥梁。他们又善于把欧洲的技术融入土著人的生活,使其对自然的适应力也大大增强。经过几代人的时间,异族通婚产生的混血儿不断增加,加上混血儿之间的婚姻后代,于是一个独特的民族就出现了,它既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欧洲人,而是梅蒂人。梅蒂人不但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而且发明了自己的语言。 ——梅蒂族 课文赏析 《潜鸟》“The Loons”(1970)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十九世纪末梅蒂人反对联邦政府接管他们居住的红河地区,为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争取生存权利举行起义,但很快被镇压,并因此受到社会的歧视为背景,讲述了梅蒂族姑娘皮格特的故事,反映梅蒂人如同濒临灭绝的潜鸟一样悲惨的命运。作者从深层次上揭示了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身处边缘的弱势群体或少数族裔的生存问题,并努力为弱势群体探索一条非边缘化的有效策略。 就像作者曾经说过的,她的作品主要“表达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但又没有说出或表达不出来的东西”。因为作者认为最动人的故事,不是听来的,看来的,而是亲身经历的,于是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通过“我”(一个苏格兰医生的女儿瓦妮莎,实际是作者的化身)这个视点来写,另一方面从主人公皮格特的角度来写。 小说表现了加拿大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同情、理解和友谊,也表现了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和冲突。通过小说,作者呼唤加拿大早日实现各民族、种族和文化间的真正的平等、自由。 写作特色 第一,现实的记录。 20世纪60~70年代初是加拿大面临动荡和决策的时期,种族、地区和性别矛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