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
方案设计 …………………………………………….1
冷负荷的计算………………………………………….1
制冷机组的选择……………………………………….1
水力计算 …………………………………………….2
设备选择 …………………………………………….3
设计总结 …………………………………………….6
参考文献 …………………………………………….7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市某办公楼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市某办公楼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办公楼共五层,建筑面积40000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办公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热指标
q为90~140W/m2[1],取q=110 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z=110×40000=4.4×106W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2%。
Q= Qz(1+12%)=4.4×106 ×(1+12%)=4.963×106W=4963kW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属于较大规模建筑,宜取制冷机组3台,而且三台机组的容量相同。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4963/3=1654.3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3]
名称:RC系列模块化冷水机组
型号:RC130-13.0
制冷量 1690 噪声 65~79 (kW) (dB) 电机功率 14.7×26 组合后长度 6040 (kW×台数) (mm) 组合后宽度 1250 组合后高度 1622 (mm) (mm)
R22充量×系数 4.7×26 质量 510×13 (每块重kg×块数) 板式蒸发器 冷冻水量 71.5 板式冷凝器 冷却水量 91 (L/s) (L/s) 进水温度 12 进水温度 32 (℃) (℃) 出水温度 7 出水温度 37 (℃) (℃) 标准水阻力 36 标准水阻力 56 (kPa) (kPa) 接管尺寸 φ165×5.5 接管尺寸 φ165×5.5 (mm) (mm) 电源 380V±10% 三相四线 50Hz 电流运行/满载(A) 780/910 五、水力计算
(一)冷冻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
假定冷冻水的流速为2m/s
1.根据公式
[3]
d=103
L=71.5×3L/s=214.5 L/s =0.2145m3/s, 三台机组总管d1=370mm,取350mm,则管段流速为v=2.02m/s,满足流速要求。
单台机组流量L1=71.5L/s=0.0715m3/s,其管径为213mm,取200mm,则管段流速v=1.93m/s,满足流速要求。
(二)冷却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
假定冷却水的流速为2m/s
根据公式
d=103 [3]
所以
L’=91×3L/s=273 L/s =0.273m3/s, 三台机组总管d1’=417mm,取400mm,则管段流速v=2.17m/s,满足流速要求。
单台机组流量L1’=91 L/s=0.091 m3/s,?其管径为241mm,取250mm,则管段流速v=1.85m/s,满足流速要求。
流量 管径 长度 ν R △Py ξ 动压 △Pj 管段阻力 m3/s (m) (m/s) (Pa/m) (Pa) (Pa) (Pa) (Pa) 0.273 DN400 45.6 1.999 79.3 3616.07 24 1964.4 47145.7 50761.78 即管段阻力为5.08m水柱。
其余管段管径可根据经济流速(如下表)以及流量确定。[3]
公称直径DN(mm) <250 ≥250 水泵吸入管(m/s) 1.0~1.2 1.2~1.6 水泵压出管(m/s) 1.5~2.0 2.0~2.5 水管(m/s) 1.5~2.0 2.0~2.5 六、设备选择
(一)冷却塔的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