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地地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地地研究.ppt

(八)情感体验 二、贵州留守儿童的状况 (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分析 1.生存状况 健康深受影响 生存能力缺乏生长点 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情绪得不到抚慰 容易拐向人生畸路 (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分析 2.教育状况 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 留守儿童所受教育的质量(学习上有困难、学习资源匮乏、家务劳动及较远的上学路径挤占了儿童大量时间、学习成绩不理想) (九)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分析 (3)发展状况 人格发展 社会性发展 (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强势特征 城市价值取向(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 (二)教育改革中的农村弱势特征 农村边缘化、农村教育 “配角”、现有评价制度、民族地区的教育困境 教育资源贫乏、合校带来的距离问题、农村个体非组织化、农村空心化、农村教育衰弱化 学校教育与所在地相隔离,不能发挥引领乡村自救的功能。 学校教育与个体日常生活相疏离,成为社会分层的利器。 四、留守儿童对贵州农村未来的影响 (一)贵州的区域特点及在国家经济地图中的格局分布: 资源输出型、劳务输出(未能改变贵州贫困实质) (二)贵州现代化战略:走跨越式发展 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大量本土人才 (三)留守儿童规模 贵州省关工委和各级关工委通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于2008年12月22日发布数据:全省留守儿童人数达150万,但实际上是不止这个数据的。 其依据是: 2007-2008学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1171121人,占中小学在校学生的17.46%。其中,小学833660人,占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17.88%;初中334675人,占初中在校学生总数的16.62%;职业初中2786人,占职业初中在校学生总数的9.83%。”这个数据不包括学龄前儿童和高中阶段的儿童。 (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大量未受良好教育的留守儿童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潜在因素。 五、留守儿童教育的出路 (一)探索中的经验 1.省政府的政策宣导 2006年重阳节:石宗源到省关工委听取工作汇报 2007年9月省委召开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省关工委龙志毅主任在多次会议上一再强调 2.贵州各地方经验 黔东南州:成立妇联、团委、关工委、教育等部门的关爱留守儿童联系制度; “代理家长”、政府控辍、助贫等。 铜仁地区:建成长档案、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爱心帮扶、寄宿制学校、“爱心妈妈”、“亲情热线”; 黔西南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兴仁县从完善机制入手;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党委和政府对留守儿童实行“五优先”(优先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优先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优先安排寄宿读书、优先接受社会资助、优先获得“结对关爱”)制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感恩教育”; 遵义市:“三关工程”(关心外出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一增三减”(增加农民就近就业,减少外出农民工,减少“留守儿童”,减少“空巢老人”) 贵阳市:“温暖心灵·青春行动”系列活动、亲情电话、留守儿童乐园、 黔南州:贵定县新铺乡“山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办学)、寄宿制; 毕节地区:全部解决中学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 3. 分析 成绩:(1)政府重视;(2)社会关爱;(3)学校教育 不足:(1)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整体系统的方案;(2)工作机制不明确,尚未形成合力;(3)缺乏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工作的长效机制;(4)各项投入不足;(5)新农村建设缺乏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规划;(6)不具有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视野。 (二)基于经验研究的可能策略 1.需要专门的关于处于困境中的儿童救助法律(此处不包括受法律保护的孤残儿童),与其发布各种无实质效应、堆积成山的行政通知,不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完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教职成〔2006〕6号)。省妇联牵头,由省妇联承担牵头任务,办公室设在省妇联,成立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组,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组成。成员由各部门厅级领导担任,联络员由相关处室处级干部担任,出台了一份《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组工作方案》。 3.关爱留守儿童应具有整合优势资源的大社区视野:以乡镇政府为核心组织。 4.行动经验——村庄组织化:将留守儿童的关爱置于有组织的家庭化村庄中。 5.学校能耐有多大? 来自各方的期待: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长 学校实况:教学任务、政府“抓丁”、应付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