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名词解释摘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詞解釋 中國古代文學史 毛詩:《詩》學名詞。《詩經》之古文經學派。相傳為秦漢間人毛亨、毛萇所傳。《漢藝》毛詩二十九卷,《毛詩故訓傳》三十卷。但稱毛公,不著其名。鄭玄《詩譜》:“大毛公為訓詁,傳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陸璣《毛詩草木蟲魚疏》:“孔子刪詩授卜商……荀卿授魯國毛亨,毛亨作《訓詁傳》以授趙國毛萇。時人謂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西漢時,齊魯韓三家詩皆立學官(今文經),獨毛詩不得立。東漢之時,鄭眾、賈逵、馬融、鄭玄咸治《毛詩》。馬融作傳,鄭玄復為箋。東漢之末,說詩者咸宗毛、鄭。魏晉以後,三家詩散亡或無傳者,《毛詩》獨盛。至唐孔穎達定《五經正義》,於《詩》取毛傳、鄭箋而疏之,為後來《十三經註疏》之一。 三家詩:《詩》學名詞。漢代《詩》今文經“魯詩”、“齊詩”、“韓詩”的合稱,分別為魯人申培、齊人轅固、燕人韓嬰所傳。與毛亨、毛萇所傳毛詩或合稱“四家詩”。《漢藝》:“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采雜說,咸非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西漢時三家詩盛行皆立學官,置博士。至東漢,治毛詩者漸多,毛詩遂取代三家詩而獨盛。魏晉以後,三家詩逐漸亡佚。魯詩:申培從荀子門人浮丘伯授詩,“獨以《詩經》為訓以教,無傳,疑者則闕不傳。”《漢藝》有《魯故》二十五卷,《魯說》二十八卷。魯詩亡于晉。齊詩:喜引讖緯,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漢藝》有《齊后氏故》二十卷、《齊孫氏故》二十八卷、《齊後氏傳》三十九卷、《齊孫氏傳》二十八卷、《齊雜記》十八卷,至三國魏時,均已亡佚。韓詩:燕人韓嬰所傳,燕趙之地言詩者皆宗之,《漢藝》有《漢故》三十六卷、《韓內轉》四卷、《韓外傳》六卷、《韓說》四十一卷。西晉時,韓詩雖存無傳。南宋以後,僅存《外傳》。三家詩的散見於魏晉之前的古書中,三家詩輯佚則有:宋人王應麟《詩考》一卷,清人陳喬樅《三家詩遺說考》、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魏源《詩古微》等。 逸詩:詩學名詞。專指未經收入四家詩傳本《詩經》中的先秦古詩。多見於《左傳》、《國語》及先秦諸子著作所引用。如《左傳·襄公八年》子駟引周詩“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云詢多,職竟作羅。”《戰國策·漢策》:“寧為雞口,毋為牛後”等。逸詩多為零星章句,內容多為諷刺詩,如左傳襄公四年,國人之責臧紇的歌“臧之狐裘,敗我於狐駘!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還有一部分是童瑤。清人勞孝輿《春秋詩話》“體裁不一,語鮮成章,然其味悠然而長。”其來源主要有兩說。或依孔子刪詩說謂逸詩為孔子所刪之詩;或以逸詩為未被周王室所采之詩。清人桂馥《札樸·溫經·逸詩》:“古者謠諺皆謂之詩,其采於道人者,如《國風》是也;未采者,傳聞里巷。凡周秦諸書引‘詩’不在四家編內者,皆得之傳聞,故曰‘逸詩’。或謂逸詩皆夫子所刪,此淺學之臆說也”此說較為通行。 《楚辭》:詩歌總集名。西漢末年劉向輯,計十六篇,東漢王逸作注,加入己作。以戰國時楚人屈原作品為主,如《離騷》、《九歌》、《九章》、《天問》、《遠遊》等,亦附有宋玉景差和仿擬屈賦形式的漢人作品。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故名楚辭。後世因稱此種文體“楚辭體”。“集部之目,楚辭最古”。 《文選》:詩文總集名。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組織編纂,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通代詩文選集,錄先秦至梁的一百多位作家七百余篇作品。全書遵循“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选文准则,按照“凡次文之體,各以匯聚。詩賦體又不一,又以類分。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的分類標準,共列賦、詩及諸體散文三大類,并細緻地分為賦、詩、騷、七、詔、冊、令等小類。表明编者试图以南朝文笔之辨的理论来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是其时文学自觉意识已经形成的重要佐证。重要注本有唐顯慶間李善注本,析原書三十卷為六十卷;又開元間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人合注本,稱“五臣注”。後宋人合此兩注為一書,稱“六臣注”。 《玉台新詠》:詩總集。十卷,南朝陳徐陵變。共收詩七百六十九篇,其書前八卷為自漢至梁五言詩,第九卷為歌行,第十卷為五言二韻之詩。除第九卷中《越人歌》傳為先秦作品外,均為自漢至梁的作品。在流傳過程中也竄入了徐陵之後的一些詩作。《玉台新詠》“撰錄艷歌”(《玉台新詠序》),“凡言情则錄之”(明胡應麟《詩藪·外編》),“非詞關閨闥者不收”(清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四庫提要》:“雖皆取綺羅脂粉之詞,而去古未遠,猶有講于溫柔敦厚之遺,未可概以淫艷斥之”。該書雖內容狹窄,格調綺媚,但亦有不少佳作,如《陌上桑》、《孔雀東南飛》等,且保存大量前代詩歌史料,“曹植《棄婦篇》、庾信《七夕詩》,今本集皆失載,據此可補闕佚。”“又如梅鼎祚《詩乘》載蘇武妻《答外詩》,據此知為魏文帝作”。文學形式上,重視南朝時興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和更講對仗聲律的文人詩。 《樂府詩集》:詩歌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