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永与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VIP

论柳永与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柳永与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论柳永与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 引 言 在我国的文学研究史上,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占了相当大的席位,而对各大文人学士的研究也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深入和全面。宋朝是我国词坛百花盛开的一个时代。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一大代表,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兼具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北宋时期,词成为了文人学士最喜爱的一种文体,闺怨离愁之词非常流行,且那些作品多为男性词人所作。词中所表达的女性情感也多是由他们代女主人公而言的,是由男性改造过的女性情感,其真实性和生动性都有待加强。这与女性在当时的地位有很大关系,封建时期,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性一直居于客体地位,一切以男性的需求为主导,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柳永与李清照是宋朝词坛很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二人同属婉约派,与当时的众多词人不同,柳永和李清照开辟了词的新路径,开始从另一角度对女性进行研究、分析,比起其他词人,他们更注重女性本身的情感,倾听她们内心的声音。两人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当时的柳永并不被社会认同,文人士大夫瞧不起他词中的烟花之地和烟花女子,不愿承认他的才情。然而透过他的人生经历,我们便能理解为何他的词作中总是有烟花女子的影子,而缺少男子的大气磅礴。李清照虽然被少数文人所欣赏,却不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甚至于当她晚年落魄时,许多都冷眼旁观,等着看这位女性词人的笑话。当她想将自身所学传授于人时,却被人以“才藻非女子事也”[1]为由拒绝,多么令人心伤的话语。随着社会发展,文学上对柳永和李清照的研究也是不断深入和延伸,其中主要集中在他们的思想人格、社会文化意蕴、艺术成就及恋情词等方面。本文主要对二人词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比较他们之间女性形象的同与异,然后从他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浅析两人对词坛的贡献,以及女性意识对其词作的影响和在当时的发展。 一、柳永与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的相同之处 诗词是作者情感和志向的寄托,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描述。读柳永与李清照词如读其人,作为一名词人,二者都在他们的词中倾注了所有的爱与恨、人生理想与追求。理学在宋代的发展,使得女性的自由的个性受到更大的束缚,一切对情感的追求都被认为是失德的。柳永和李清照二人打破禁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抒写女性,不仅拓宽了词的题材领域,更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一)率真、勇于表达自我 青楼女子因家庭、环境的因素,所受的教育和思想境界与一般的大家闺秀是大不相同的,她们不会笑不露齿,也不会处处压抑女性独有的美,相反,她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将女性风姿展露无遗。柳永笔下的女子以真实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也正是她们的独特性格和多彩形象,才给了柳永那么多的题材和灵感。使这一女性形象获得了独立的文学价值。柳永的一首词《迷仙引》中描写了一个大胆的女性形象: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 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2] 这首词是一个歌妓对自己所信任的男子的倾诉,才过笄年的她便要学习歌舞,在人前卖笑。在宴会上她巧笑倩兮,在王孙公子间应付自如,暗地里却担忧自己青春易逝,还未爱过便已老去。鼓起勇气向心仪之人表达自己的爱意与愿望,希望去过正常人幸福的家庭生活,摆脱被人玩弄的处境。让人她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同情,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她对自由与幸福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清照虽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但她笔下的少女却截然不同于当时闭门不出、笑不露齿的娇羞模样,如《怨王孙》中: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3] 伤春悲秋似乎已成为定律,然而在一个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少女眼中,晚秋里 的山水也是那样可爱,道不尽的好,初成的莲子、晶莹的露珠、沙滩的鸥鹭,都那么的生机盎然,令人欢欣不已,流连忘返。这首词写出了青春少女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生活的无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FZ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