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立体知觉。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P34(335,336))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 似动现象(动景现象,?现象)——电影、霓虹灯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的性质(P34(339)) 错觉的种类: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 (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第七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内容: (P34(339)) 二、记忆的种类 按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按能否加以陈述: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按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容量: 较大 7±2 无限 三、记忆的过程 识记 保持 回忆(再现) 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研究创始人:德国 艾宾浩斯 遗忘规律:先快后慢 五、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原因:自然的衰退或干扰造成。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四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最主要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P36(353,354))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按照探索问题方面: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P36(357,358))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迁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影响。 正迁移和负迁移(P37(363)) 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P37(364)) 定势: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P37(365))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想象:应用已有的表象,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表象和想象的区别: 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范畴。 想象: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来了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P38(372,374)) 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梦,幻觉) 想象 创造想象(作家创造出一个典型人物等)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看文学作品,头脑中产生人物形象) 幻想(指向未来,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 谢谢大家! 基础心理学 主讲人:安翠林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的定义: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研究对象的不同: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基础心理学主要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P25(245),P3(1))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和意志 需要和动机 能力和人格 P3(2,3,4),P25(246) 心理过程 心理特性 心理现象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 气质和性格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四、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