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湖环境心理学调研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南湖 制作人:陈臣建 学号:1203030331 指导老师:汤颖凡 西安南湖简介 西安南湖公园位于雁塔区,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正式名称为曲江池遗址公园,本地人叫它南湖公园,是水面面积七百多亩、是西安市最大的游乐公园。 南湖公园于2007年开建,2008年免费对外正式开放。它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总规划设计,项目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建成后的曲江池遗址公园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 西安南湖公园指曲江池遗址公园,南湖公园是西安人自己的叫法,正式的名字叫西安曲江遗址公园,在原来西安大唐芙蓉园的东南角,曲江池是西安著名的历史遗迹,秦朝时就有了很大的规模,时称“陔州”,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对曲江水源进行了疏浚,名为宜春苑。后经战乱,荒芜干涸。到了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重新疏竣开渠,引大峪水入黄渠而注于池中,因地形曲折,江水漫流,故名曲江。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总规划设计,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建成后的曲江池遗址公园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地图指示牌 基地基本功能分区 曲江池在形态上分为上池下池,在功能上分为北段,中段,以及南段,其中大的功能分区分为北段的生态观赏区,中段的综合休闲康体区,南段的多元空间休闲区。按景区划分功能则分为汉武泉景区,艺术人家景区,曲江亭景区,明皇栈桥景区,阅江楼景区,云韶居景区,烟波岛景区,以及畅观楼景区。 在景区主入口以及节点处都有标示,人们可以按照这个作为导引来体验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曲江池遗址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曲江流饮的出口为边界,划分的八大景区,可以看做是曲江遗址公园内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景点都起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在一条游览路线中,用有意思的景观点作为重要节点,从而将整个公园串联起来。因此,节点是指一个园林风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道路 在目标明确时,只要不存在障碍,人总是倾向于最短路径行径,只有在伴有其他目的如闲逛、散步、观景时,才会不考虑抄近路。公园基于人们的这种心理,建造了许多小路,在供游人行走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周围景色。铺设小路还可以避免行人践踏草坪。小路的宽度在2~3米,使用不同的材质加以区分,并且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湖中小岛上青石板路,左边一条通往木桥,右边一条通往小山丘,小山丘上有个木亭 青石板路 林间小道 图为公园内主干道 镶嵌在草坪之间的小道 园区内的垃圾箱,具有古典的味道,显而易见 曲江亭 在疏淡幽静的树林中漫步,看水鸟在水面上嬉戏,循鸟语而行,不知不觉中即走到了曲江亭。这座两层楼的仿古亭设于池边,进入曲江亭,只觉得池面上清风徐来,胸怀畅意。在这里可怀古、可赋诗、可放歌。有时也能见到三五人结伴在这里高吼秦腔,激昂的曲调应和着暖暖日光下的曲江公园,江滩跌水的“哗哗”水声也似乎在回应游园人的舒畅心情。 曲江亭内曲江池石碑 江滩跌水 在曲江亭即可看到东边的江滩跌水。这贯通的三道跌水把整个曲江池分隔成上池和下池,下池的水面高于上池的,池水由南向北在这里分三道跌落形成天然的景观。池水跌落,激荡起哗哗水声,也造出云蒸雾蔚的效果。在云雾里看对岸山水、湖心仙岛和沿岸的柳树桃花,恍然中不似在人间。于是匆匆地向刚唱罢一曲秦腔的关中大汉告辞,急切走出曲江亭,来到江滩细看跌水。这时才发现跌水由三层叠石依次迭起,形态自然而错落有致。但又恰似无意中天工造物,这三层石台似乎可以行走。举步走上最高一阶石台,在水雾中轻快地走到对岸;回头看时,喜悦的心情仍在,于是又下至最低一阶,这次改成漫步,行至中间甚至蹲下身来轻抚曲江池水。身处水雾中,当池水溜过指缝的时候依稀感受到1300年时光的快退与快进,耳边听得的是高亢的秦腔、轻松现代的流行乐和游人的欢声笑语,直觉中感到每一个刹那都会变成永恒,只要闭上眼兴许就能抓住李太白曲水流饮时的酒杯。终于意识到风景醉人到了让人不敢太亲昵,这次缓缓走回西岸,在不时回首中向芦荡栈桥而去。 涟漪亭 涟漪亭内部 涟漪亭外水景雕塑 涟漪亭外壁画 涟漪亭外绿化景观 水景雕塑 岸边绿化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