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 纲 一 概述 线虫形态,生活史,致病,主要的致病虫种。 二 蛔虫、鞭虫、蛲虫、钩虫和丝虫 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及诊断,实验室检查,蛔虫致病特点(特别是并发症)。 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寄生在胰腺的蛔虫影像 病例2 患者,男,63岁,农民。因“反复中上腹部阵发性隐痛半月”来诊,无发热,进食后感疼痛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予以雷尼替丁治疗效果差。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剑突下偏右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 对胆道蛔虫均采取早期B超诊断,随后进行十二指肠镜下的取蛔虫,成功率达95%以上。取虫要点:在十二指肠镜下,进行胆道造影,明确蛔虫的位置以后,采取球囊驱虫最方便;但也可以使用息肉勒除器进行蛔虫的圈套,全程仅仅15分钟。 电子结肠镜检查诊治鞭虫病案例 1. 对象:男9 例,女6 例,平均年龄38 岁,患者在检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发病时间均在3 个月至3 年,在患者其回盲瓣或阑尾开口处发现有鞭虫成虫,一般可找到3 条以上的成虫,最多有13 条,患处常伴有粘膜潮红,病程时间长者粘膜可见息肉样改变。 2. 方法:所有病人肠道检查前均口服甘露醇和洗肠盐清洁肠道,使用电子结肠镜,插入回盲部查找鞭虫成虫,用活检钳夹住鞭虫虫体,缓慢将虫体的头部( 长度1. 5cm~ 2. 0cm) 从肠粘膜内拉出,避免遗漏,并排除其他病变。 3. 结果: 15 例在镜检时均成功的将所见鞭虫成虫取出,14 例经结肠镜检治疗后在次日腹痛消失,大便情况改善,1 例患者感染严重,镜下见回肠末段、全结肠及直肠粘膜弥漫性粘膜充血,可见较多糜烂及浅溃疡,在配合口服杀虫剂甲苯咪唑1 周后腹痛及便血症状消失。 蛲虫病误诊分析 病例:患者,女,4岁。因外阴反复瘙痒一年半,尿道口出现少许黄色分泌物,伴尿痛,入院。曾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外阴炎,泌尿系统感染,给予抗生素及消毒剂治疗,效果欠佳。血常规、尿粪常规均正常。 治疗过程:患儿初诊为外阴炎,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追问病史,患儿有外阴瘙痒,夜间加剧的特点,考虑是蛲虫感染,遂在患儿入睡后仔细观察其肛周情况,发现有白色蠕动小线虫,诊断为蛲虫病。即予阿苯达唑顿服,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愈。 一.形态 Morphology (一) 成虫 adult 虫体细长,呈线状,长约1cm,活虫粉红色,死后乳白色,雌虫略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圆锥形,雄虫尾端膨大形成交合伞。 虫体顶端有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虫体前端有头腺能分泌抗凝素等。 两种钩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两种钩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两种钩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两种钩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七、防治原则 TreatmentControl (一)治疗: 治疗药物有海群生、伊维菌素、左旋咪唑、呋喃嘧酮。 象皮肿可采用烘绑疗法,鞘膜积液手术治疗 (二)预防感染: 海群生盐食用半年(50mg/d)可使中低流行区居民的微丝蚴阳性率降至1%以下; 防蚊灭蚊。 复习思考题: 1、线虫的两种生活史类型。 2、简述蛔虫的生活史及其引起的并发症。 3、为什么蛔虫病流行广泛? 4、简述蛲虫的生活史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5、简述钩虫的生活史及其引起贫血的机理。 6、简述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成虫的形态鉴别特点。 7、班氏丝虫微丝蚴和马来丝虫微丝蚴的形态结构有何区别? 8、简述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致病机制。 9、什么是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吃蛔虫卵减肥,科学吗? 讨 论 * 丝状蚴: 大小约为0.5~0.7×0.025mm,口腔封闭,在与咽管连接处的腔壁背面和腹面各有1个角质矛状结构,称为口矛或咽管矛。口矛既有助于虫体的穿刺作用,其形状也有助于丝状蚴虫种的鉴定。 二. 生活史 Life cycle 成虫 (人小肠) 产卵 随粪便排出 虫卵 温度25-30℃ 湿度60-80% 杆状蚴 丝状蚴(filariform larva) (感染阶段) 经皮肤(侵入途径) 右心 肺 支气管 气管 咽部 吞咽 外界发育 人体内 静脉、淋巴管 (一)生活史循环 生活史主要阶段 : 寄生部位(小肠) 诊断阶段(虫卵) 感染阶段(丝状蚴) 侵入途径(经皮肤直接侵入) 游移过程(经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二)生活史要点 丝状蚴特点:抵抗力强;有向温性;活跃的穿刺运动;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胶原纤维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