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解析(安徽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地理解析(安徽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解析】 地图显示: 最黑色部分功能区位于长江、淮河流域较多(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下游水路交通非常便利,利于城市化发展), 虚线部分位于有山峰的地区较多(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应重点保护生态、以减轻水土流失),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较落后)各类土地利用中,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最大。选D 安徽人口迁移方向应为(落后地区)农村迁往(发达地区)城市,因此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正确。 铁路建设成本Ⅱ区(平原地形)一般小于Ⅲ区(山地丘陵地形),B错。 交通便利的Ⅰ区商业网点密度最大,C错。 安徽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稍落后的省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地主要是交通便利的Ⅰ区,D错。 【考察能力和原理】 读图能力(图例:山峰——山地地形,河流——平原地形、水路交通) 原理:国土开发/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发展农业、保护生态)、人口迁移的方向、交通(铁路)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中转入地的区位优势。 【答案】DA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8,完成3-4题。 3.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解析】 材料显示:欧洲鳗由马尾藻海随洋流游至欧洲西部沿海 地图显示:大西洋,纬度40°N 3、欧洲鳗由马尾藻海随洋流游至欧洲西部沿海,首先借助的洋流纬度低于40°——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低纬陆地东侧为暖流,(借助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由北美游泳至西欧)。选B 4、甲处(40°N以北的陆地西侧)洋流性质为暖流,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增温增湿(降水总量增多、季节变化较小),受此影响,河流流量稳定、水量丰富,选B。含沙量取决于流域植被覆盖情况和流速,落差、流速取决于地势起伏,ACD没有从受洋流(气候)影响素体现出来。 【考察能力和原理】 读图能力:洋流的分布规律8/0 原理:洋流的分布规律、性质、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水文特征) 【答案】BB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5-6题。 5.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6.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人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解析】 材料介绍了我国亚热带的分布 用兰州(36°N、103°E)、北京(40°N、116°E)、长沙(28°N、113°E)三角城市巧记我国经纬线的分布可轻松得出,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兰州西南方向为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区,选B地形。 亚热带大致指夏季(七月)气温高于20℃、冬季(一月)气温高于0℃的地区,(欧洲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日本和北美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最北可达北纬40°),而我国亚热带北界仅接近34°N。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冬季受强劲的冬季风影响、气温降低。选D 【考察原理】 定位能力(我国地形区的分布)、气候(冬季气温)的影响因素 【答案】BD 图9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7-8题。 7.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 3月2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