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现场救护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队员在抢险救援中的现场救护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的抢险救援任务日趋繁重,应急救援任务的可变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特别是汶川地震后,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愈发凸显。 消防队员在抢险救援中的现场救护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第二十七条明确“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的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了应急救援、拯救生命成为消防队伍的法定职责。作为灭火抗灾、应急救援的“拳头”和“尖刀”,消防部队面临的应急救援形势越来越严峻,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作战行动也越来越艰苦。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好各类灾害事故中的现场救护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消防队员在抢险救援中的现场救护 一、消防部队参与现场救护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不足 二、现场急救概述 三、现场常用急救技术 四、各类灾害事故现场急救 五、急危重症的现场救护 一、消防部队参与现场救护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不足 消防部队作为社会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已初步具备了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消防队伍相比,无论是在抢险救援范围,还是在抢险救援专业化程度上都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尤其是现场急救工作相差甚远。由于消防官兵不懂得急救基本知识,不掌握急救基本技术,致使伤病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救治而加重伤情甚至死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西方国家消防队出动比例 二、现场急救概述 (一)现场急救的定义 现场急救又称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包括伤病员或目击者的呼救,消防队员、急救中心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进行初步急救,然后将伤病员安全搬运并送到(包括途中监护)医院的全过程。现场急救是整个医疗急救体系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能体现“急”与“救”的关键环节。 二、现场急救概述 (二)救护新概念的提出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内,严重创伤伤员的抢救黄金时间是30分钟内。由于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可实施性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认识不足,往往使处于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现代救护新概念就是让人们有能力利用这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 二、现场急救概述 (三)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 ??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和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等);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的人。第一目击者不是第一个发现事故的人,可能是一人,可能是两人或多人。 二、现场急救概述 (四)现场急救的目的 1、挽救生命 2、稳定病情 3、减少残疾 4、减轻痛苦 二、现场急救概述 (五)现场急救原则 1、急救为重,呼救并举 2、先抢后救,抢救结合 3、风险评估,安全为重 4、心理支持,指导自救 5、先命后伤,先重后轻 6、先救后送,送中有救 二、现场急救概述 (六)现场急救程序 1、现场评估 2、紧急呼救 3、判断伤情 4、现场急救 三、现场常用急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术(CPR) 基础生命支持(现场急救) 进一步生命支持 延续生命支持 三、现场常用急救技术 (二)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1、开放气道:抢救者应先将伤病员的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清除伤病者口中异物。开放气道的方法有仰头抬颊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上提法。 三、现场常用急救技术 (二)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2、人工呼吸:在打开气道后,在10秒钟以内听、看、感觉,判断有无呼吸。一旦判断病人呼吸停止,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2次,每次1秒,吹入气体800ml);口对鼻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 三、现场常用急救技术 (二)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3、胸外心脏按压: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血液循环。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成人),与人工呼吸的频率比例为30:2,即连续按压30次,然后吹气2次。按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的部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仰卧)。 创伤常用急救技术 (一)通气技术 (二)止血技术 (三)包扎技术 (四)固定技术 (五)搬运技术 通 气 技 术 详见心肺复苏术有关内容 止 血 技 术 一、出血性质判断: (一)外出血: 1、毛细血管出血:弥漫性渗血,颜色鲜红,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