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 法律责任任课教师:吴雨辉 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 一、法律责任的语义 (一)责任的词义 1、分内应做的事 2、特定人对特定事项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后果负有积极的助长义务。 3、因没有做好分内的事情(没有履行角色义务)或没有履行助长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又称“消极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语义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因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三)本质: 1、学说:道义责任说、社会责任说、规范责任说 2、张文显认为其本质是: (1)法律责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运用法律标准对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 (2)法律责任是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引起的合乎逻辑的不利法律后果。 (3)法律责任是社会为维护自身生存条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负担。 二、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①侵权行为,也就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知识产权、政治权利或精神权利产生的法律责任在全部法律责任中占多数。 ②违约行为,即违反合同约定,没有履行一定法律关系中的作为的义务或不作为的义务。 ③法律规定,主要指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 三、法律责任的特点 ①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终依据是法律。 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即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四、法律责任的构成 (一)概念:认定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 (二)要素: 1、责任主体: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是法律责任构成的必备条件。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损害结果: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 4、主观过错: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主观过错包括: (1)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2)过失,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五、法律责任的种类 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对法律责任可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与违宪责任。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一、含义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简称“归责”,是指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 在法律领域,认定违法责任并把它归结于违法者的,只能是具有归责权(追究权)的专门国家机关,而且认定和归责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法律程序。 二、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其含义包括: (1)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约者或相关人的责任。 (3)否定和摒弃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等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不允许法律的类推适用。 (4)否定和摒弃对行为人不利的溯及既往。 2、因果联系原则。 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首先考虑因果关系,即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具体包括: (1)人的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人的意志、心理、思想等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是公平观念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为法律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其含义包括: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 其含义包括: (1)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承担 一、法律责任承担与法律责任的实现 法律责任的承担是一个社会评价的过程,通过法律责任的实现,进行功利补救和道义谴责,以弥补社会损害,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实现立法目的。 主动的法律责任承担由责任主体自动实现。被动的法律责任承担只能由法定的国家机关等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导学案.doc VIP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省一等奖】.docx
- Hasselblad哈苏相机X2D II 100C User Manual - 简体中文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pdf
- 中国计量大学803传感器技术1--2011--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pdf VIP
- 参保单位派出证明.docx VIP
-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原卷.pdf
- DB23_T(1621.10-1621.14)-2015: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三).pdf VIP
- 12YJ1工程用料做法.docx VIP
- 中考冲刺励志文案【90句】.pdf VIP
- 05175税收筹划自考课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