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 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材料: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1、背景: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1964)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尤其农业集体化)日益显著 ②赫鲁晓夫上台 1、背景: 2.主要措施 农业: ①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重点在农业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 欢送出发垦荒的青年 材料31: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材料32: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玉米运动没有从国情出发,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工业: ①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 ②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改革结果:失败 ▲失败根源:未能科学认识斯大林体制弊端,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体制束缚 ▲经济:对斯大林模式体制小修小补 ▲政治:在破除对斯大林迷信的同时,造成思想混乱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4.评价: 材料33: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俄国史》 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目的: 革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端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扩大企业自主权;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部门 2.内容: 重点在重工业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 3.结果: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果,军事、综合国力增强, 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②后期:经济发展放缓,进入停滞(1975)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 320 360 1968 水面战舰 4600 4500 1978 4000 5100 1968 战术飞机 50000 10500 1978 32400 8500 1968 坦克 440 210 1978 340 350 1968 现役武装部队 4500 11000 1978 240 172 1978 1300 4300 1968 核弹头 1015 656 1978 121 656 1968 潜射导弹 1400 1054 1978 858 1054 1968 洲际导弹 苏联 美国 年份 项目 政治 经济 问 题 内容 1.内容:经济和政治领域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改革的重点。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多元化。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激化矛盾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年) 改革的失控 由于经济改革没有完 全放弃传统做法,没有 出现明显成效,经济继 续滑坡。 戈尔巴乔夫又将改革 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 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12.25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标志着苏联已经不复存在。 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形势继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生生涯与学科融合规划教育 生涯融合MY FIRST WORK ASSIGNMENT.pptx VIP
- 2025年液压支架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配网接地故障处理流程(班组大讲堂).pptx VIP
- 数控磨床说明书.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国外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现状研究.pptx VIP
- [工程科技]浙大中控ECS-700实时监控软件使用手册.pdf VIP
- 大学本科生考研工作实施方案.docx VIP
- 玉溪师范学院本科生考研工作实施方案.doc VIP
- 第2章 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前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