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5卷第 12期 哈 尔 滨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Vol.35 №.12
2014年12月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Dec. 2014
-
饱和海床土渗流 应力耦合损伤及液化破坏规律(Ⅱ)
1,2 1,2 1,2 2
李洪江 ,刘红军 ,王虎 ,张冬冬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在文章规律( Ⅰ)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床软弱结构面断裂损伤对液化贯通带形成的影响,建立了海床土体在
损伤及孔隙水压联合作用下的Mohr⁃Columb破坏准则。 并在微元体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前提下,通过将损伤因子与液
化带贯通临界概率相结合,揭示了液化突变的必然性和可确定性。 提出了土体临界液化孔压比u / u 概念,进而引入
w f
u / u对液化规律进行分析,找到了不同土质海床的临界液化判别准则及其影响因素,准则对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预测预
w f
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床土;Mohr⁃Columb;损伤;临界孔压比;液化判别
doi:10.3969/ j.issn.1006⁃7043.201307058
网络出版地址:http:/ / www.cnki.net/ kcms/ doi/ 10.3969/ j.issn.1006⁃7043.201307058.html
中图分类号:TU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043(2014)12⁃1480⁃07
Study on seepage⁃stress coupling damage and
liquefaction failure regularity of saturated seabed soil (Ⅱ)
1,2 1,2 1,2 2
LI Hongjiang ,LIU Hongjun ,WANG Hu ,ZHANG Dongdong
(1. Key Lab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Qingdao266100,China;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10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shed paper (I),the impact of the seabed soil structure surface ruptur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liquefied rupture bandwasfurther analyzed and a Mohr⁃Columbfailure criterion of seabed soil un⁃
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micro⁃damage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was established. Under Weibull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of micro⁃element strength,the inevitability and certainty characteristics of liquefied mutation were re⁃
veal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盆地雷口坡末期古岩溶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以龙岗地区雷口坡组四3段为例.pdf
-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类型及其成因.pdf
- 四川盆地南部赤水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四川盆地南部赤水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四川盆地南部赤水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pdf
- 塑性体积成形中金属流动及其应变分布的测试.pdf
-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规律.pdf
- 塔中地区中古48井区鹰山组二段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预测.pdf
- 太赫兹光子晶体光纤和天线设计.pdf
- 碳纳米管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及其机理.pdf
- 碳酸盐岩表生岩溶和埋藏溶蚀比较——以塔北和塔中地区为例.pdf
- 碳酸盐岩地震地貌学的研究和应用——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