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6犯罪客观方面.ppt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一、 犯罪客观要件概述二、 危害行为 三、 危害结果 四、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五、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 的因果关系 一、犯罪客观要件概述 (一)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 犯罪客观要件(犯罪客观方面的必要条件),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侵犯某种客体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结果等客观外在事实特征的总和。犯罪客观要件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 特征: 1、犯罪客观要件具有法定性 2、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是客观事实特征 3、犯罪客观要件是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 (二)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 危害行为 ——一切犯罪的要件; 危害结果——选择性要件 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手段)——选择性要件 刑法因果关系只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不属于犯罪客观要件。 (三)犯罪客观要件的意义 1、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3、是确定重罪与轻罪的依据 4、是确定行为人主观要件内容的客观依据 二、危害行为 (重点内容)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关于不作为 (四)间接实行行为 (五)原因上的自由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 我国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特征: 1、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静(动作或者不动作) 2、行为人的身体动静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是人在其意志支配下的活动) 3、在人的心理活动支配下的身体动静必须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行为本身必须具有法律意义,违犯了刑法的禁止性规范或命令性规范)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 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形式 1、危害社会的作为 危害社会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不当为而为) 。 2、危害社会的不作为 危害社会的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法律要求必须履行的某种特定的义务,本来能够履行却有意不履行的行为,也即是当为而不为。 纯正的作为犯 纯正的不作为犯 不纯正的作为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补:作为与不作为的混合犯 如抗税罪——对于应缴税而不缴,属不作为;但暴力抗拒行为,又属作为。 偷税罪——对于应缴税而不缴,属不作为,但法律列举的偷税的方式,又属作为。 状态犯 不能为作为犯或不作为犯所包容,如持有犯罪,持有枪支,持有毒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三)关于不作为(内容较多,另立层次) 1、不作为的特点 (1)不作为具有行为性(对人或物能够施加影响,导致危害后果的发生,与作为同质) (2)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并且能够履行的义务为前提 (应为、能为) (3)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导致严重的危害后果 2、不作为的特定义务的来源: (1)法定的义务 (2)职务上和业务上的要求 (3)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4)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 3、不作为义务的扩展 大陆法系的扩展: (1)危险共同体义务(德国) (2)生活共同体义务(非家庭成员间生活共同体) (3)依常理形成的义务(日本) 4、不作为义务扩展参考文章 《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律治疗》——欧美刑法强化精神文明的作法与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法学院 范忠信教授 《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P106-113 (1)关于见危难、冤狱不予救助或不予报告 主要规定: ①不救助危难 ②不应公务员请求协助救难 ③不报告危难 ④不为他人伸冤 (2)关于遗弃自己原无法定义务养护之人 有关规定 《法国刑法典》第223-3条规定:遗弃因年龄或身体状况而不能自我保护之人于任何场所者,处5年监禁并科50万法郎罚金。 该法第223-4条规定:因遗弃致人身体毁伤或永久性残疾的,处15年徒刑;致死者处20年徒刑。 该法第227-1条规定:遗弃15岁以下未成年人于任何场所者,处7年监禁并科70万法郎罚金;致受伤或残疾的处20年徒刑;造成死亡的,处30年徒刑。 《德国刑法典》第221条规定: 遗弃因年幼、残废或疾病而无自救能力之人或将受自己保护之人或应照顾其住宿、移动或收容之人,故意置于无人保护之状态者,处3个月以上5年以下自由刑;父母对子女犯此罪者处6个月以上5年以下自由刑;致重伤者,处1年以上10年以下自由刑;致死者处3年以上自由刑。这一条文中实际上也包括了两种遗弃罪。 《意大利刑法典》第593条、《加拿大刑法典》第200条、《西班牙刑法典》第488条、《奥地利刑法典》第82条也有类似规定。 (3)关于逃避与犯罪作斗争 有关规定 ①知犯罪不告举 ②见犯罪不制止 ③拒绝协助拘捕罪犯 ④公诉罪私和私匿 补(四)间接实行行为 1、将被利用者(的身体活动)单纯作为工具使用 2、利用欠缺构成要件要素的人(被利用者需无罪过) 3、利用他人较轻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镇远县公开招聘县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方案.doc
- 2016春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doc
- 2016春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doc
- 2016春北交《智能交通系统》在线作业一.doc
- 2016春北交《牵引供电系统》在线作业二.doc
- 2016春北交《远动技术》在线作业二.doc
- 2016春北交《铁路桥梁》在线作业一.doc
- 2016春北交《铁路桥梁》在线作业二.doc
- 2017年北京大学翻硕考研怎样做到调整考试心态.doc
- 2018届政治生活讲义.doc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