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完整)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语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一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手法。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①“核舟”的雕刻者是谁? ②这件艺术品的名称是什么?是雕刻家取的吗? 学习课文第二段,想一想: 1、本段的主要内容如何?是如何具体说明的?从此可以看出来说明的顺序如何? 2、本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学习课文第三段,想一想: 1、这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2、作者在写船头三人时,重点写的是谁?为什么? 3、从哪些地方看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学习课文第四段,想一想: 本段文字是怎样说明舟尾的情况的呢? 学习课文第四段,想一想: 本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2.从第2至5段中划出显示说明顺序的词语: 学习课文第五、六段,想一想: 这两段各写了些什么? 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同义词 约——可 历历——了了 状——然 大约 清清楚楚 的样子 文言积累 ①省略句式: 1、“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 2、“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②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 )手卷 一( )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篆章一( ) 一( )舟 为人五( ) 为窗八( ) 幅 个 张 把 把 块 枚 条 个 扇 王叔远 大苏泛赤壁 不是,是作者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 奇巧 核舟 核舟 轩敞;箬篷;八扇小窗开关; 雕栏相对;对联;字的颜色 如何具体说明奇巧: 游览者的外貌;姿态;神情; 衣褶 ;念珠 舟子的神情和姿态 题字.篆文的笔画细,清楚 长、高 体积: 船舱: 船头: 船尾: 船背: 核舟 如何具体说明奇巧: 注意到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 注意细节 体积小 容量大,所刻东西多 课文各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第1段,概括介绍雕刻艺人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核舟”主题—— 第2段,说明核舟大小、结构布局,依次写了 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着力表现 整体把握 船舱、船篷、小窗、栏杆和对联。 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人的动作、神情。 大苏泛赤壁。 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着重刻画了 第5段,介绍船背上的 第6段,总结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文字数目,赞颂 整体把握 撑船人的动作、表情。 题名和篆章。 雕刻家技艺的高超。 第1、6段为 写,第2、3、4、5段为 写 总 分 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 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奇巧 逐段研讨 逐段研读 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雕刻了哪些东西。作者先说了船舱的顶部的情况,又描写了船舱两旁有些什么,从此可以看出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这段主要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语言准确,读来一目了然。 提问: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这样有什么好处?(抢答) 答:船的中部是船的 ,也是决定船的 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可以使读者 最重要的部分 外观部分, 先获得对船的总体印象。 逐段研读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重点写了苏东坡。 因为在三人中,苏轼居中,因雕刻者刻得仔细,所以作者写得就细腻,其他两人则相对简略些。 其次,因核舟的雕刻主题为“盖大苏泛赤壁云”,所以苏轼应为主要人物。 例如:东坡的外貌刻画;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佛印所挂念珠之描述等都可看出。 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各有何 不同的表现? 苏、黄共阅一手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